大皖新聞訊 暑假走進尾聲,開學在即,家里的“神獸”又將“回籠”了。有些孩子興奮開心,有些孩子開始繃緊神經,甚至出現“開學焦慮”情緒。家長面對焦慮,可以主動為孩子做點什么,讓其盡快適應上學節奏?8月25日,大皖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案例1:睡前念叨“我不想上學”,媽媽答應后才肯睡覺
8歲的小安,今年開學上二年級,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小安顯得格外焦慮,總感到渾身不舒服,煩躁不安。尤其在晚上睡覺前,會一直不停地念叨,“馬上快開學了,怎么辦?媽媽,我不想上學。”直到母親口頭答應才肯睡覺。
不僅在語言上,小安還在生理上也會出現一些反應,比如無意識地拽頭發,感覺到頭疼,心慌出汗,甚至偶爾還會出現惡心、嘔吐,伴隨著抽動的癥狀。
小安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讓母親也開始感到焦慮,“剛放暑假的時候很開心,大約暑假過了一半,就開始有這種癥狀了。”
母親將小安帶至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青少年情緒障礙,采取藥物加心理輔導的方式,漸漸的心理狀態得到調整。
案例2:高中生抗拒開學,一天上40多次廁所
16歲的小晨從小生活條件優渥,父母對其溺愛較多,對他的需求會無條件滿足,小晨平時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屬于中上等,漸漸的產生一種這是以成績交換來的愛的“理所當然”感。
在今年高二暑假,小晨想要一部手機,父母也立即安排上,不過,沒想到對手機產生了依賴,學業上也漸漸荒廢了,每天過著黑白顛倒生活,也不想寫作業。
即將開學,小晨對自己信心不足,產生了抗拒的心理,生理上則出現頻繁洗手,頻繁上廁所的現象,“每天會去40多次廁所。”
此外,小晨還會出現亂發脾氣,對家人大吼大叫的情況,癥狀大約持續了三周時間。目前,小晨就醫后,一邊服藥一邊做心理咨詢。
分析:不放大“開學焦慮”,家長應該先穩住
從暑假到新學期,從閑散到緊張,怎樣讓孩子盡快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雅之琳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詢師王琳認為,首先家長應該先穩住。
“其實,面對焦慮的孩子,一定有焦慮的父母。”王琳說,首先,孩子開學就焦慮肯定有原因。有的是因為假期作業沒做完,害怕老師批評;有的是假期作息生活極不規律,每天看電視、上網、晚睡晚起,不想開學那么辛苦;還有的是擔心新學期功課太重,課程太難學不會,害怕老師批評或同學欺負,想逃避;還有的是怕自己不夠優秀,不能當班干部,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建議孩子可以把煩惱表達出來,用寫日記、寫微博,或者向親人或者朋友情傾訴的方式,或者求助于心理專家等,這些都會有效緩解焦慮癥狀。”
其次, 家長的焦慮情緒很容易使孩子的“開學焦慮”擴大化。如總是詢問孩子有關開學的問題,反而會強化孩子們的不安,這種焦慮感會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傳遞,逐步升級,最后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父母要切記“開學焦慮”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是正常經歷,一般很快就會過去,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坦然,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告訴孩子焦慮是正常的,孩子說出自己內心不安、害怕、恐懼后,家長不要急著批評‘怕什么?這么大了你還害怕?’,可以改成‘你有時候感到緊張害怕是正常的,大人也會有緊張的時候。’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感到被傾聽、被理解,逐漸擺脫焦慮感。”王琳提醒道。
在安徽建筑大學心理學副教授王健老師看來,開學焦慮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是在假期形成了過度依賴性生活模式和習慣,回到學校,無法走出舒適區,不能適應學校的規則和要求。其次是心里產生畏難情緒和思維,缺乏堅強的意志品質,然后,產生退縮和逃避心理,不敢或者不愿意面對挑戰。
建議:五招應對“開學焦慮”
家長如何應對“開學焦慮”?王健說,作為家長應綜合評估孩子的身心狀況,確保孩子生命健康安全第一位,再采用溫柔的堅定方式,委婉而又迂回的戰術幫助孩子度過開學不適應期。而必要的時候尋求咨詢師的幫助和支持,確保從思維認知、行為體驗等方面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
王琳也整理出了幾套“招式”,方便家長見招拆招。
第1招:模擬開學節奏
提前幫孩子調整好心態和作息生物鐘,模擬開學節奏,營造收心環境。寒假放縱的節奏,就讓它快速成為過去時。開學前,要按孩子平常的作息時間起居,按時準備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調解生物鐘,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
特別要注意家庭氛圍,不在家里組織娛樂活動,讓孩子感覺假期已經漸漸遠離。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上網、玩游戲、出去玩的時間,和孩子商量安排一個合理娛樂時間表。此外,還要讓孩子保持一定的體育運動,防止心理疲勞。
第2招:多聊學校話題
跟孩子多談談上學期的學校生活,幫助他回憶開心的事情,比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某個孩子非常喜歡的老師,或者孩子上個學期有進步的事情。家長也可以讓孩子給好朋友打個電話,談談心,喚起孩子對校園生活和同學友情的向往,讓孩子懷著迫切的愿望回到學校。
第3招:宣泄不良情緒
有些孩子面對開學會產生緊張情緒,特別需要疏導。在開學前,可以跟孩子談談心,暗示孩子具備其他人不具備的優勢,以緩解孩子內心的脆弱和不安,強化其在學校里曾經有過的正面的、積極的、帶有快感的情緒體驗;幫助孩子宣泄個人的不良情緒,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讓其明白,上學期成績的優秀與不優秀已經成為過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點,本學期情況如何,主要看誰最先調整好心態,最先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第4招:制定家庭計劃
從假期的無序到新學期的有序,過渡的關鍵是要有一個詳盡的學習計劃,讓孩子有章可循,有追趕的目標。這樣做既可以讓其感到奮斗有了目標和方向,又幫助養成了按計劃做事的習慣,同時還樹立起了孩子的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第5招:允許緩沖階段
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夠成熟,長假過后,兒童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調節就容易出現情緒障礙,比如不愛學習等;但因為孩子年齡小,他們自身難以控制和調節這些問題。對于孩子狀態的回歸,家長不可操之過急,允許他們開學后度過一段過渡緩沖期,慢慢適應新學期的生活。
小貼士:“破功”雷區要避開!
雷區一:急剎車。假期中,孩子很多方面都處于松弛狀態,如果突然承載過多壓力,易導致孩子情緒低落,甚至有抵觸情緒,對開學產生恐懼心理。
雷區二:強制。家長強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娛樂活動,孩子可能產生抵觸、逆反情緒。
雷區三:嚴厲責罵。孩子在心理調節和情緒控制上需要不斷強化,有些孩子適應開學的時間長,若家長一味地嚴厲責罵,只會激化矛盾。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朱慶玲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