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你的父母會主動接種疫苗嗎?哪些老年疾病可以通過疫苗預防?2023年“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即將來臨,7月20日下午,一場主題為“提升預防意識、共促老年健康”的媒體科普沙龍在安徽合肥舉辦。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控處處長兼預防保健門診主任朱立煒與當地主流媒體共同進行了深入探討,呼吁公眾重視老年群眾的疾病預防,提高各界對于預防接種的認識,助力健康老齡化。
7月24日-30日是全國第五個“老年健康宣傳周”。今年將以“科學健身 助力老年健康”為主題,國家衛健委、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開展2023年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此次宣傳周期間,各地將結合老年人特點,通過老年健康教育科普視頻等多種方式,宣傳積極老齡觀和健康老齡化理念,疫苗接種、老年常見病和慢性病防治、傷害預防、應急救助、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健康科普知識。
“年齡增長所致免疫功能下降,被稱為免疫衰老。”科普沙龍上,朱立煒從醫學角度進行了分析,他提到,由于機體退行性變化、免疫功能下降,再加之慢性病造成的身體機能下降等原因,老年人更容易成為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舉個例子,以往患過水痘的人,隨著年齡增長,細胞免疫功能逐漸降低,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再激活,從而導致患帶狀皰疹。50 歲以上為帶狀皰疹易發人群,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越嚴重。”
哪些老年疾病可以通過疫苗預防?“流感、肺炎、帶狀皰疹……”面對媒體記者們的踴躍舉例,朱立煒介紹,目前,國內老年人可接種疫苗包括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等,種類多樣。“然而,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老年人普遍對疫苗可預防疾病的危害和預防認識不足,存在‘疫苗猶豫’現象。”而一旦患病時,老年人身心遭受病痛折磨,生活質量下降,同時個人和社會承擔的疾病負擔也加重。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在接種疫苗時往往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有慢性病是不能接種疫苗的。”朱立煒解釋,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實際上,慢性病人群因其免疫力低下,更易患感染性疾病,亦會加大慢性病管理難度,因此更需要接種疫苗,主動預防相應疾病。以帶狀皰疹為例,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患者、慢性腎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慢阻肺患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均有明顯增加。
許多慢性病防治相關指南對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常見感染性疾病的疫苗接種均進行了推薦,內容涉及流感、肺炎球菌性感染、帶狀皰疹。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建議在接種門診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疫苗的接種。
“因此,我們特別建議,可以提醒或者帶家中老年人前往綜合醫療機構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預防接種門診進行相關的疫苗接種,減少他們患病的概率和風險。這些疫苗也都是可追溯的、放心的。”朱立煒表示。
此外,在疫苗的有效性方面,朱立煒也做了科普。
“疫苗的有效性可以從疫苗的保護效力和保護時長兩個方面來衡量。”一方面,疫苗的保護效力指接種疫苗的人群與未接種疫苗人群相比,減少疾病風險的程度。如果疫苗的保護效力為 80%,說明接種該疫苗后,疾病風險將減少 80%。另一方面,每種疫苗的保護時長均有所不同,主要和疫苗采用的技術路線、表達系統及生產工藝相關。同時,朱立煒強調,對于HIV患者、腫瘤患者等免疫力缺陷的人群和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不能選用減毒活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江振煥 實習生 操江瑞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