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開放創新生態建設研討會暨磁約束聚變能研究開放創新試點啟動會在合肥舉辦。磁約束聚變能研究是中科院首個正式啟動的開放創新試點領域,旨在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和國際科技合作網絡。
此次磁約束核聚變研究開放創新試點從中科院全院首批67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植根于安徽省合肥市這片創新沃土。以此次開放創新試點為契機,磁約束聚變研究將不斷深化重點合作,拓展合作對象和合作領域,推動政府間國際合作項目進展,謀劃推動聚變能國際大科學計劃。同時進一步加大引進國際人才力度及提升國際化水平,擴大國際合作和開放創新的深度與廣度,加快推進磁約束聚變研究不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大皖新聞記者還從啟動會上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自2017年1月獲批建設以來,建成、在建、預研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2個,高能級研發機構6個,前沿科技攻關超700項,前沿交叉研究平臺超30個,轉化成果超200項,省院投入超250億元。在12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建成的3個為全超導托卡馬克、同步輻射裝置、穩態強磁場;在建6個為聚變堆主機系統、合肥先進光源、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實驗設施、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雷電防護試驗設施;預研的3個為強光磁試驗裝置、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超導陶粲裝置。
與此同時,合肥離子醫學中心、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巢湖明月)等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布局建設。前沿研究實現“沿途下蛋”,累積轉化200余項科技成果,催生國盾量子、中科離子等3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科大硅谷”建設初見成效,集聚了一大批全球優質創新資源,打通科技創新策源地與新興產業集聚地之間的鏈接,實現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設立首期15億元規模“科大硅谷”引導基金,目前落地項目74個,已聚集科創企業5879家,新型研發機構17個,科創服務機構195家等。
下一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持續推進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合肥先進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會同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做好“十五五”設施的預研和謀劃。進一步深化省院合作,探索設立省院合作專項,支持大科學裝置、高能級新型研發機構以及中科院相關機構科技成果在皖熟化、轉化落地。此外,推進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成為享譽全球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