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22年,合肥市PM2.5平均濃度實現連續9年下降;空氣質量優良率為歷史最好水平……3月28日,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大氣治理工作成效,合肥市連續3年未發生重污染天氣。
2022年,合肥市環境空氣質量取得新突破。全市PM2.5平均濃度達3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3%,實現連續9年下降;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6.0%,為歷史最好水平;空氣質量六項監測指標連續兩年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連續3年未發生重污染天氣,大氣治理成效明顯,空氣質量不斷向好。
針對群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去年,合肥市生態環境局針對合肥市經開區、高新區、肥西縣交界區域異味污染投訴問題,開展3輪次大規模重點區域異味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同時深化餐飲油煙整治,排查9595家餐飲場所。全面開展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治理、道路揚塵治理、運輸車輛揚塵治理等12項專項行動。2022年,利用激光雷達走航等方式共排查整治揚塵污染問題1760個,根據衛星遙感監測情況完成5輪共4500處裸土整改,“治塵”水平進一步提升。此外,共處罰涉揚塵污染的建筑施工和建材企業397家,處罰工業企業廢氣污染案件291件,高壓推進重點大氣污染問題治理。
加強科技治污是提升空氣質量的有力支撐,合肥市生態環境局開展“天地空”一體化大氣污染管控系統構建;完成70家重點企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122套,建設企業產污、治污設施雙電量在線自動監控系統并安裝設備1007套,在線監測監控能力進一步加強。布設226個鐵塔遠程視頻監控點嚴密監控秸稈焚燒,建成機動車排污監控系統、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等網絡平臺,完成固定式遙感監測點建設22個、黑煙車抓拍系統20個,污染監控排查能力進一步加強。在國控、省控站點的基礎上,新建鄉鎮(街道)大氣小型標準站134個、微觀站277個、組分站2個、超級站1個,不斷織密全市大氣監測網絡。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