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3日,記者從合肥市蜀山區檔案館獲悉,日前由蜀山區政協授牌,以“檔案+”命名的政協委員工作室正式落地該檔案館。該工作室收藏了千余件和蜀山區以及合肥市城市發展相關的珍貴藏品。
一式兩份的合肥市西市區結婚證。
“寶寶起得早,天天用芳草”,這句廣告詞對于合肥人來說,是不是勾起了早年的回憶?上世紀60年代的結婚證是什么樣子? 科學島“八號工程”(20世紀70年代,國家在合肥建造一個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熱核反應實驗裝置。托卡馬克實驗裝置被命名為“八號裝置”,向國家申請立項的大科學工程項目就被稱為“八號工程”,即現在的EAST裝置,揚名世界的“小太陽”。)竣工驗收的合影,你有沒有見到過?……3月23日上午,記者在蜀山區“檔案+”委員工作室見到了包裝完好、還未使用的芳草牙膏,看到了一些充滿歷史氣息的原版照片以及見證城市經濟社會建設的證件文稿等實物藏品。
“小太陽”尖端裝置竣工驗收合影。
蜀山區檔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檔案+”委員工作室由蜀山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界別發起,是充分依托蜀山區檔案館展陳場地和館藏優勢,以及該區政協委員、收藏愛好者馬啟兵個人收藏的豐富的文史資料、檔案實物,打造的“蜀山記憶”“政協主題”等收藏合作展陳。
馬啟兵(右)在介紹收藏的芳草牙膏。
該工作室展出的藏品分為“領導關懷的蜀山熱度”、“教育理念的蜀山維度”、“引領前行的蜀山刻度”、“經濟發展的蜀山跨度”、“民生保障的蜀山溫度”、“科里科氣的蜀山高度”六個板塊展示,有千余件十分珍貴的檔案實物。除了有政協方面和蜀山、合肥等相關的報刊版面、證件材料外,還有合肥大學(起用安徽大學名前三個月)學生情況登記表、有1975年江蘇南通石港塑料廠給合肥乳品廠(后來的牛奶公司、現在的白帝奶業)的感謝信……通過一件件檔案實物見證和記載著城市的發展,感知蜀山乃至合肥的今昔巨變。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等待著大家來了解、認識。”藏品收藏者馬啟兵表示,希望通過展出這些藏品,喚起更多人對城市歷史文化的關注,通過關注了解這座城市,愛上這座城市。合肥市蜀山區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探索民間收藏與官方檔案合作的特色做法,進一步創新展陳形式,促成個人藏品和官方檔案的深度鏈接,最大限度挖掘檔案的宣傳、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展陳的啟發效用,為合肥文化之城建設貢獻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韓梅 陳三虎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