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晚報報道 3月6日,記者從合肥市體育局了解到,按照《合肥市2023年快樂健身行動實施方案》,今年合肥市將大力推行健身指導到身邊行動,基層的體育類社會組織將常態化開展體育項目培訓,全市的群體體育培訓不少于12萬人次。
3月5日,合肥市在包河區舉辦了今年首場社會體育指導員全民健身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志愿者們為群眾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除了測試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等一系列項目,還為參與的群眾開出了運動處方。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包河區健身氣功協會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正在逐個動作地向群眾傳授五禽戲的要訣。協會會長王元珍說,讓社區居民零距離接觸、了解健身氣功,這樣推廣起來才更容易。
據了解,今年合肥市快樂健身暖民心行動將推動“體衛融合”向基層延伸,把健身指導推廣到基層,讓社會體育指導員教會身邊的群眾1至2項運動技能,初步構建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網絡。合肥市還將組織社會體育組織、運動員、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五進”健身指導服務,全年計劃安排60個場次,推動更多競技體育成果全民共享。
合肥市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負責人汪貽政介紹說,目前,合肥有28935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每千人配備2.8名以上,提前實現了“十四五”的目標。2023年,合肥市計劃培訓600名以上的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每個縣區還要培養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當體育類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體育項目培訓后,他們在科學健身方面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才能發揮出來。
皖·樂體育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韋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