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據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微信公眾號3月3日消息 為推動公共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完善醫療硬件配套設施,近日,合肥東部地區新建一所三級綜合醫院——合肥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滿足百姓就醫需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合肥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項目位于合肥市肥東縣撮鎮鎮,瑤崗路與皇甫山路交口東南角,占地面積120畝,建筑面積11.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8037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31686平方米。
建設內容包括:門急診醫技合樓、新建傳染病區(發熱門診樓、普通感染樓)、綜合病房樓(可轉化為傳染病區)、綜合管理樓(含行政管理、科研、院感控制、市公共衛生應急醫療救援中心、市醫療應急物資儲備庫等),配套建設高壓氧艙、供氧站、鍋爐房、救護車洗消點、垃圾站、醫療污水處理站、食堂等公共輔助設施。
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床位760張,其中傳染病床位144張,綜合醫療床位616張,其中可轉換型床位440床。
根據對用地區位及就診人流方向及地區氣候風向特征的分析,將主體醫療區布置在東側,門診主入口開向瑤崗路,病房分布在南側,醫療區周圍以綠化圍繞。多層門急診醫技建筑布置在北側,面對人流來向,高層病房建筑布置在醫療地塊靠后的位置,使院區形象面向城市立體展開。建筑形象兼顧場地特點,四個方向均有豐富且多樣的建筑展示面,提升場地區域形象。
建筑布局中,門診醫技區內設計綠化庭院,病房樓間設計休息院落及架空綠化平臺,使得整個建筑置身于綠化之中,將綠化引入到建筑之中,為醫院打造安靜怡人的環境。
項目以綠色醫院、生態醫院為建設目標,并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入規劃設計中,景觀采用圍合、穿插、滲透等設計手法,結合自然景觀,營造公園式景觀綠化,與建筑群體融合呼應。以集中綠化、結合醫療街內庭院綠化為景觀主軸,內外交融;以中部醫技建筑錯層綠化區、綠化發展為景觀節點,聯系起醫療區內外各集中綠化、景觀節點,將場地中的建筑群體與自然融為一體形成中央花園“生態谷”,供患者交流、休憩、漫步。
充分利用有限的用地內點狀綠化節點,布置花池、樹池、地被等,建筑內庭院采用礫石、成品花池、成品桌椅進行組合,形成了干凈整潔的景觀形象,可以讓使用者心情放松。將自然光與生機帶到室內,優美的環境改善了就醫與工作環境,提升了整體就醫體驗。
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建筑布局上一改向“天上”發展的模式,讓醫院“躺下來”,降低建筑高度,優化醫療流程,極大縮短就醫時間、提高診療效率,力求打造以人為本的“第五代醫院”。
該項目在設計時,通過合理組織各種院內外交通流線,實行分散式出口和立體交通接駁系統,強調人車分流、醫患分流、潔污分流,營造一個安全便捷的院內外環境。根據不同功能入口分設,南側設置門診、急診入口,北側設置公共衛生防治模塊,東北側為污物出口。靠近院區出入口處就近設置下車庫汽車坡道,通過車行循環體系,快速到達各個分區,提高人員、物品以及車輛的流動效率,給市民提供良好的入院體驗。
項目建成后合肥東部地區將新增一所三級綜合醫院,方便周邊及區域市民就醫需求。同時聚焦公共衛生補短板,保障人民健康,促進合肥市公共衛生事業發展,保障轄區基本醫療服務水平,促進合肥市醫療系統發展。(圖片來源: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微信公眾號)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