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高醫生,快來看看,我兒子鼻子流血止不住了。”“別慌,小張先準備棉簽和紗布,孩子跟我到救治室。”這是3月2日上午發生在合肥市新站區瑤海社區方橋村衛生室的一幕。患者家屬呼叫的高醫生正是這個村衛生室的負責人高宗新,頭發稀疏、一只腿行動不便、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
高宗新(圖正中)正在村衛生室接診患者。
1984年,21歲的高宗新就已經隨父學醫多年,也是在那一年,他被當時的方橋村“兩委”聘請為村衛生室“村醫”。時間一晃快40年過去,獲得眾多獎杯和贏得無數口碑的同時,他也從村民口中的“小高醫生”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高醫生”。難能可貴的是,這么多年來,高宗新始終謹記父親“懸壺濟世,醫者仁心”的教誨,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8月18日,在瑤海社區方橋菜市場經營面館的一家四口,因操作不當導致煤氣中毒,倒地不起的同時伴隨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的情況發生,情況十分危急。聽到群眾呼救的高宗新,立即啟動村衛生室救治預案,邊安排人員進行心肺復蘇邊親自為四位傷者實施人工呼吸,最終因組織得當、搶救及時,使其一家人脫離危險。
頂著風雪徒步十公里搶救產后大出血的產婦,救治喝農藥的村民,救助溺水母子……行醫近40年,高宗新救死扶傷的事跡不勝枚舉,這為他贏得百姓口碑的同時,也讓他所在的村衛生室更加忙碌。以至于現在,仍然有患者從肥東縣、濱湖新區等地遠道而來找他看病。“特別感謝高醫生,從高醫生在這里行醫起,我家老人就在他這里看病,我們對他特別信任,他對待老人也非常用心。”附近村民這樣評價高宗新。衛生室的護士們也常常說,“高醫生不是在給病人看病,就是在去病人家的路上。”
“我們方橋村衛生室服務3個社區共16個居民小區,包括65歲以上老人在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等重點人群共2700余人。”這些信息高宗新幾乎脫口而出,這是他心中的“健康手冊”,他時時更新、牢記于心。他把群眾的健康放在心里,群眾自然也念他的好,提起高醫生,轄區居民幾乎沒人不豎起大拇指。
常年過度勞累讓高宗新身體出現不支,2018年他因腦梗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幸虧搶救及時沒有危及生命,但也因此落下了一只腿行動不便的后遺癥。即便如此,如今的高宗新仍堅持每天前往村衛生室接診病人。3月2日,僅一上午的時間,高宗新接診的病人就達到100人次。
四十年來如一日扎根基層,用醫術解除百姓痛苦,用醫德贏得群眾口碑,是高宗新的真實寫照,也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一個縮影。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