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淮晨報報道 累計獎補林業產業基地78個,兌現獎補資金1500余萬元;支出6800余萬元,建立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3月1日,記者從合肥市財政局獲悉,去年以來,合肥財政為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全市生態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為緊緊圍繞“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的名片”定位,合肥市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把巢湖流域森林質量提升工程納入巢湖流域山水工程項目實施范圍,計劃到今年末實施6萬畝,總投資約2.7億元。
為高質量推動林業經濟轉型升級,去年合肥市落實相關文件精神,2022年累計獎補林業產業基地78個,兌現獎補資金1500余萬元。去年,全市成功舉辦第20屆苗交會,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苗木花卉信息交易中心落戶合肥,苗交會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到去年底,全市林業產值170億元,苗木花卉種植面積超100萬畝,實現產值40億元,林下經濟產值約12億元。
2022年,全市財政支出6800余萬元,建立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覆蓋環巢湖十大濕地所在的5個縣(市)區,管養面積約12萬畝。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投資58億元的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恢復修復濕地6.5萬畝,合肥市成功入選“國際濕地城市”。
自2022年起,在現行補償標準基礎上,合肥市將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省級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提高15元/畝,更好發揮公益林生態涵養作用。2022年,全市新增植樹造林2.3萬畝,撫育森林12.65萬畝,推動“健康森林”綠色基底擴面提質。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