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合肥市實現連續三年(2020年—2022年)重污染天氣清零。秋冬季節有時會遇到短時重污染天氣,為何這三年無重污染天氣呢?對此,1月28日,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的專業人士進行了解釋。據了解,空氣質量指數AQI有著復雜的計算方式,我們所感受到的短時重污染天氣并不能代表全天的空氣質量狀況。
連續三年無重污染天氣
數據顯示,2020年,合肥市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5%。這一年,是合肥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首次清零。2021年、2022年,合肥市同樣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至此,合肥市實現連續三年重污染天氣清零。
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秋冬季節是重污染天氣的高發季,每一年的10月1日至次年3月底,都要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堅行動。從2022年11月11日開始,合肥市生態環境局還聯合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市重點局等8個部門,開展夜間揚塵污染防治聯合督查專項行動,針對建筑工地施工情況、渣土車輛運輸情況等進行巡查等,力爭將揚塵污染降到最低。此外,合肥市生態環境局還聯合交警部門,對重型柴油貨車加大路檢路查頻次,嚴厲打擊冒黑煙車上路行為等。
小時重度污染不代表全天污染狀況
以2022年12月為例,合肥市分別于2022年12月9日12時、12月27日12時啟動重污染天氣III級(黃色)預警和III級響應措施;2022年12月29日,將重污染天氣III級(黃色)預警調整至Ⅱ級(橙色)預警。有市民表示,那幾天能夠明顯感受到空氣質量變差,有的時段還顯示為重度污染,為何最后的空氣質量狀況并未出現重度污染呢?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的專業人士表示,秋冬季節出現污染天氣時,確實有部分地區會出現小時重度污染的狀況,但這并不代表全天的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重度污染。
“我們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633—2012,對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進行計算的,涉及到的污染物項目較多,整個過程較為復雜。”該專業人士介紹說,根據計算結果,AQI指數0-50為優,51-100為良,101-150為輕度污染,151-200為中度污染,201-300為重度污染,大于300的為嚴重污染。“當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50時,空氣質量分指數IAQI最大的污染物為首要污染物;如果最大的污染物為兩項或兩項以上時,并列為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分指數IAQI大于100的污染物為超標污染物。”
“近年來,我們對重污染天氣進行科學預警,各相關部門啟動響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污染天氣的發生。”隨后,該專業人士也提供了2022年12月底的合肥市空氣質量狀況。大皖新聞記者看到,2022年12月27日、28日、29日,2023年1月2日為中度污染;2022年12月30日、31日,2023年1月1日為輕度污染,均未出現重污染天氣。目前,包括合肥市在內的全省16個地市的空氣質量狀況也都可以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網站等平臺進行查詢。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