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家人圍坐,燈火通明。1月21日晚,正是除夕夜。這一天,家家戶戶團圓相聚,期待著新年的到來。但萬家燈火的背后,還有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保障大家安心過年。1月21日晚上,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幾位堅守在崗位的一線工作人員,聽他們講述不一樣的除夕夜。
人物一:24小時備勤,消防員在外過的第16個除夕
今年35歲的桑亮亮是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安巢經開大隊半湯救援站副站長,當消防員已經有18年了,但是只有2次除夕是在家過的。“一次是結婚那年,還有一次是有小孩那年。”桑亮亮說,家人對他的工作都支持,“他們都知道過年的時候我會很忙,所以他們也都理解我,晚上我也打電話給父母送了祝福。”
“除夕我們是24小時備勤。”桑亮亮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今天下午4點多他們就已經吃過年夜飯了,“提前吃飯,防止晚上有警情時我們還在吃飯。”
1月21日晚上,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桑亮亮時,他正坐在消防車上和隊員們一起出警。電話里他語氣匆忙地告訴記者,剛接到火警電話,目前正在往現場趕。桑亮亮說,今天他們出警已經超過13次了。在和記者電話簡單交流后,桑亮亮和隊員們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人物二:“00”后新警在派出所的第一個除夕夜
今年21歲的盧文軒是滁州天長人,也是明光市公安局城郊派出所的一名警察。大年三十正好是他值班,沒能回家陪父母一起過年。
去年9月,盧文軒從警校畢業后,入職明光市公安局城郊派出所。“以前每年過年都在家,工作后這次除夕正好趕上值班,父母也都表示理解,告訴我以工作為主。”盧文軒說。
工作5個多月的時間,盧文軒處理過多種警情。1月21日晚上,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盧文軒時,他正在派出所值班。他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值班時間如果接到群眾報警就要立即出警,如果沒有接到報警,那就整理手頭的材料去轄區社區巡邏。
雖然今年沒和家人一起過年,但盧文軒和同事們在單位一起吃年夜飯,并沒有感到孤單。“大家在一起吃年夜飯也很熱鬧。”盧文軒說,派出所貼了春聯,過年的氛圍也很濃厚。
人物三:24小時待命,及時解決出行旅客需求
除夕夜晚上六點,湖濱物業合肥南站項目市政主管王嘯林在食堂匆忙吃了一碗水餃,便和同事們趕到站區繼續巡查。發現站區大廳一處照明燈壞了之后,王嘯林立即拿起手機拍照上班,并對該燈進行維修更換。“我們規定發現問題要3分鐘有響應,及時解決問題。”王嘯林說,旅客服務無小事,一只燈泡的快速維修顯現的他們保障旅客滿意出行的決心。
今年是王嘯林在合肥南站工作的第八個年頭,也是他第三次在除夕夜值班。“我們的工作就是服務旅客,保障旅客滿意出行,除夕夜值班也是我們的工作職責,保障旅客安全出行也非常有意義。”談到除夕夜不能與家人團圓,王嘯林坦言,雖然有點遺憾,但堅守崗位為旅客出行服務更是職責所在。“春運期間我們要求24小時值班,在站區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處理突發狀況,確保旅客們滿意出行。”王嘯林說道。
晚上八點,王嘯林查看了今晚南站停靠的列車班次,并做好對應的巡查時間列表。“一會我和同事們要繼續巡查,24小時待命,旅客有任何需要我們都要及時解決。”
人物四:醫護家庭提前吃團圓飯,已記不清是第幾次除夕夜值班
除夕夜晚上七點多,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曹曉光正在病房里巡查,查看病人康復訓練任務完成度,并指導病人在春節期間如何健康飲食。“說實在的,工作14年我也記不得是第幾次除夕值班了,對我們醫護工作者來說,節假日值班是正常的事。”
曹曉光告訴記者,其愛人也是醫護工作者,因為工作特殊性,節假日經常不能一起團聚。“我們都互相理解,家里人也非常理解、支持,其實我們在昨天已經提前過了除夕夜。”曹曉光說,由于其愛人明天也要在醫院值班,他們便提前在家吃了一個團圓飯,“只要我們心在一起,除夕夜在哪里過都一樣。”
曹曉光所在的康復醫學科主要是對一些腦中風、脊髓損傷、骨折術后等病人進行功能障礙修復訓練。春節期間,病房里還有不少需要康復訓練的病人,有些病情比較嚴重,“康復訓練貴在堅持,我們的主要工作就要監督、指導病人們按時完成訓練量,不能因為春節期間就放松訓練。還要對病人做一些評估,更新治療方案。”曹曉光說,除夕夜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能在醫院治療救護病人也十分有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徐琪琪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