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明天就是小年了,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1月13日,合肥市蜀山區文化館舉辦"非遺尋年味·文化進萬家"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年畫、剪紙、雕刻葫蘆、陶土、旗袍等一批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觀看。
活動當天,記者剛走進蜀山區文化館一樓展廳,便聞到空氣中散發著陣陣墨香,10位書法老師的桌前圍滿了陸續趕來的居民,老師們毛毫浸墨,于筆鋒宛轉間一氣呵成,一張張充滿了喜氣盈盈的"福"字,一副副飽含祝福的春聯便躍然紙上。"雖然春聯在外面可以買到,但我還是覺得手寫的更有意義。"年近七旬的駱阿姨欣喜地講著。
再往里走就到了非遺文化展區,展區之首是深受孩子喜愛的糖畫,李氏糖畫非遺傳承人李麗以銅勺為筆、糖漿做墨,飛快地在石板上來回澆鑄畫出造型,"今天生肖兔和‘福’字是最受歡迎的,大家都想新的一年甜甜美美。"李麗說道,許多孩子拿著剛蘸好的糖畫,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這個兔子剪紙好看,把兔子的神態展現的惟妙惟肖。""這個木制年畫生肖兔也很好看,很有年的味道。"…在葫蘆雕刻、剪紙、年畫等展位前,精美絕倫的文創作品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欣賞。"今天真是大飽眼福,看到窗花、年畫、糖畫一下就把我帶到兒時記憶中的新年。"市民許女士帶著孩子前來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楹聯、年畫、剪紙等都是春節不可或缺的標識性符號,今天主要是通過非遺展、書寫春聯、年俗兒畫展相結合的方式,呈現春節的習俗,為群眾近距離提供傳統藝術文化體驗。"蜀山區文化館館長李燕茹介紹。
張娜 詹偉偉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