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8日是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第一天。上午7:51分,美國康尼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全貨機降落合肥機場,停留大約3個小時后,滿載著109噸貨物返回芝加哥,成為執行新政策之后該機場降落的首架國際全貨機航班。
據安徽航空物流公司國際貨運部工作人員小邵介紹,“乙類乙管”新政策執行后,合肥機場取消對入境貨運航班為高風險航班的定義。入境貨運航班的保障標準有了明顯變化,不用再對到達貨物進行預防性消毒工作,而在這之前,需要在卸貨和整板貨物拆分兩個環節進行消毒;其次是航班保障人員不再身著防護服、防護鞋等六件套了,只需進行個人常規防護,佩戴N95口罩和手套即可;第三個變化是取消“四指定、四固定、兩集中”疫情防控要求,航班保障人員、機組不再實施閉環管理。從整個保障流程看,按照“乙類乙管”后調整的新標準保障航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春運期間,美國康尼航空公司每周往返合肥—芝加哥(洛杉磯)4-6班。目前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常態化運行芝加哥、洛杉磯、阿姆斯特丹、大阪、仁川國際全貨機航班。據悉,飛往東南亞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客運航線計劃2月份陸續開通。
方明楊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