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11月22日,合肥供電公司110千伏玉龍變電站智慧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正式投運。據了解,這是安徽省首個城市變電站內投運的智慧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將進一步提升電網智慧化水平和供電可靠性。
今年正式啟動智慧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建設
“除了大家所熟悉的10千伏及以上高壓電源,變電站內實際也存在著220伏特和380伏特兩種等級的交、直流弱電電源,它們統稱為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合肥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專責汪本清介紹,該系統就像是一座變電站的“大管家”,為站內的一二次設備、監控系統、照明及通信系統,斷路器的分合閘等操作提供源源不斷“動力”,沒有它們變電站就無法正常運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目前國內大多數變電站的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通常存在著:在發生故障后的告警信息較為簡單,無法智能化自動診斷故障位置,無法可視化展現系統整體運行情況等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電網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化互動能力,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選擇合肥供電公司、安徽超高壓公司兩家單位為全省首批試點,于今年正式啟動智慧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建設。
濱湖新區110千伏玉龍路變電站為合肥市首個試點站
今年8月,合肥供電公司選擇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的110千伏玉龍路變電站作為全市首個試點站,正式啟動智慧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升級改造工作。據了解,該公司和國內知名技術廠家深度合作,為玉龍路變電站“量身定制”建設方案。通過在變電站內新裝交直流電源監控、剩余電流檢測模塊等兩大類、七種功能裝置,對原有蓄電池等系統進行升級,對一、二次設備的接線進行改造等一系列做法,最終實現智慧站用交直流系統的改造。
“改造過程中,玉龍路變電站內的原交直流系統不能斷電,持續保障站內所有設備正常運行。與此同時,系統涉及的電纜二次回路多、路徑復雜,因此施工難度很大。”據此次改造工作負責人,來自合肥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的楊琦介紹,中心集合優勢人員力量投入改造,于今年11月初完成改造升級工作。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密聯合調試和試運行之后,玉龍路變電站的智慧站用交直流電源系統最終于11月22日成功投運。
年內將完成兩個智慧站用交直流系統升級改造
記者了解到,與過去的系統相比,升級后的110千伏玉龍路變電站智慧站用交直流系統有著飛躍性的提升。“舉例來說,此前變電站的交直流電源電纜運行情況一直缺乏有效措施來監視。現在通過系統的‘剩余電流檢測技術’可以直接對電纜日常狀態進行可視化的監測,一旦發生異常將及時告警,大幅度提升變電站交直流系統的精益化運維水平。”
據汪本清介紹,智慧站用交直流系統實現的功能還有很多,比如二次系統內的負荷開關在升級改造過程中將無需停電進行,直接“熱插熱拔”即可。“這些功能的實現顯著提高變電站交直流電源運行的穩定性,大幅降低運維人員工作強度,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處置系統故障的平均速度同比提升50%以上。”汪本清說。
根據工作計劃,年內合肥供電公司將完成合肥市濱湖新區錦繡變、廣西路變的智慧站用交直流系統升級改造,保障今冬明春合肥電網平穩電力供應。該公司也將積極總結智慧站用交直流系統建設經驗,為下一步安徽電網全面推進系統建設奠定成功基礎。
李巖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