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今年以來,合肥市降雨量明顯偏少,汛期長江干流安徽段水位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全市河湖庫蓄水量持續減少。據合肥市水文局分析,合肥市總體區域遭受約50年一遇特大干旱,部分地區旱情超50年一遇。
為應對旱情,合肥市水務局及時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用足外水、調度好內水,累計提引外水19.52億m3,創歷史新高。
“江水西引”黃疃站,江水提至滁河干渠。
總體區域遭受約50年一遇特大干旱
今年汛期,合肥市降雨總量242.0mm,較常年同期偏少6成,受持續高溫少雨,蒸發量大的影響,土壤缺墑嚴重,旱情嚴峻程度超2019年、僅次于1978年。疊加的汛期長江干流安徽段水位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自6月下旬起長江來水持續減少,8月7日起各控制站水位均超有氣象水文資料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全市河湖庫蓄水量持續減少。據合肥水文局分析,合肥市總體區域遭受約50年一遇特大干旱,部分地區旱情超50年一遇。
為此,合肥市水務局加強與氣象、農業、應急等部門會商研判,做好監測預警,及時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通過“蓄、引、提、調”等手段,超前超常規調度各類水利工程,用足外水、調度好內水,確保了城鄉供水、農業灌溉用水和生態需水,確保水上航運未受影響。
引江濟淮樅陽站。
提引外水調度內水均創歷史新高
截至10月24日,各類水利工程從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已累計提引外水19.52億m3,調度內水12.25億m3,均創歷史新高。“自東通過駟馬山引江工程提引江水2.1億m3,自南實施“引江濟巢”引提江水8.06億m3,自西從大別山水庫群引水8.59億m3,自北提引瓦埠湖水0.77億m3。自中沿巢地區提引巢湖水6.42億m3,調度河道、水庫、塘壩等內部蓄水5.83億m3。”合肥市水務局水旱災害防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當前淠史杭四大水庫正在向合肥開展年度第4輪城市供水,已累計補水4.9億方左右,完成城市供水5.23億方。自9月21日起,實施“江水西引”合肥城市應急供水,引水工程全長172公里,經過8級泵站提水,提出總高度38米,日補水量達60-70萬方,占兩大水庫日供水量的三分之一。目前,兩大水庫總蓄水量1.224億,可保證合肥城市供水需求。
針對持續發展的旱情,從10月22日開始,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啟動引江濟淮樅陽站提引長江水、經廬江、白山樞紐后向巢湖補水,這是引江濟淮工程建成后,首次向合肥供水。
“三達標一美麗”實施后,撮鎮一級站灌溉渠道。
水利工程建設助力抗旱調水
抗旱調水的成效,離不開水利工程建設。近3年來,合肥市已完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7個,中小河流治理21條、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29座并持續推進“三達標一美麗”水利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萬畝圩口達標2個、灌區達標24個、水庫達標277座、美麗河流2條。
合肥市水務局水旱災害防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應對今年大旱時,已建成的“三達標一美麗”項目,特別是灌區達標項目建設,通過完善骨干灌溉渠系、田間配套和河渠連通等工程,使合肥農業水源條件和灌溉輸水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
據初步統計,“三達標一美麗”項目實施以來,已新增灌溉面積10.94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17.88萬畝、新增供水能力1734萬方、新增年節水能力15264萬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數從2018年0.5339提高到2021年的0.5641。
胡丹丹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