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氣象專報顯示,今年合肥地區自6月23日入梅,7月11日出梅,梅雨量 91 毫米,比往年顯著偏少。本周晴熱高溫持續,最高氣溫 39℃左右。7月11日,記者從合肥城市管理部門了解到,城市綠化樹木旱情嚴峻,市、區兩級城管(園林)部門全面實施抗旱護綠,養護工人兩班倒奮戰澆灌一線。
在合肥經開區方興大道,綠化工人在灑水車車廂后斗向灌木叢、花草噴水。“我們分成兩班倒,人歇車不歇,早班是凌晨2點到10點,晚班是下午7點到次日凌晨2點。”轄區養護單位負責人周峰表示,上午10點到下午7點這段時間,地表溫度很高,不能澆水,否則會出現 “燒根”現象。
經開區應急和城管局負責人表示,“今年的梅雨期降雨量特別少,基本維持晴熱高溫天氣,持續高溫對城市園林有很大負面影響,當前抗旱護綠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他介紹,目前,受高溫無雨影響,道路兩側的樹木出現了葉片脫落、黃化和日灼等現象,少數新栽苗木長勢不佳,部分草坪已經提前枯萎。“我們已經從防汛轉為抗旱工作狀態,正在全面澆水護綠。”
據了解,城管(園林)部門已經把抗旱護綠作為當前綠化養護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在合肥經開區,該區近700萬平方米的道路綠化分為3個標段,細分成6個作業區,每個作業區各自成立抗旱突擊隊。18支抗旱突擊隊每天出動養護工人120余名,水車22臺,以“兩班倒”方式對綠地進行循環澆灌。“氣溫越高,樹木蒸發量就越大。這幾天,基本上每天都要澆一遍,我們把水澆到樹根表層土濕潤為止。對一些不耐旱的苗木,我們要用水槍對著樹根澆透。”該局負責人說道。
除了循環澆水之外,城管(園林)部門還組織技術人員采取多種抗旱保苗措施:對出現葉片脫落的樹種增加澆水頻次、樹冠淋水,適當追肥,以補充水分、養分;對部分行道樹開盤松土,通風透氣,以改善土壤結構,防止土壤板結;對部分灌木進行修剪,疏枝、疏葉,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養分消耗;對部分新栽大樹采取包裹保溫保濕布的辦法。此外,對部分草坪、花境場地搭設遮陽網,避免花草遭受陽光直射。
肖瑩 湯義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