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6日上午9:00,經過16小時的徹夜奮戰,合肥包公大道主線橋第59聯頂板現澆箱梁順利澆筑完成,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龍興大道)道路工程-3標段歷時10個月完成主線橋合龍,這也標志著包公大道主線橋全線順利貫通。
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龍興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西起二十埠河,東至龍興大道,全長約15.5公里,其中二十埠河至云錦路段為地面快速路(紅線寬60米),長約3.7公里;云錦路至龍興大道段為高架快速路(紅線寬55-60米),長約11.8公里。在新海大道、橋頭集路、龍興大道交口設置三座互通立交,跨店埠河設置一座獨塔斜拉橋,地面道路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高架橋為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
此次澆筑的第59聯為單箱多室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跨徑組合為4*25米,梁寬39-44米,梁高2.2-2.5米,設計混凝土方量4550米3,為全線現澆梁的最后一聯。
該工程自2021年8月16日正式開工以來,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要求安徽路橋集團等參建單位從技術管理、方案編制審批與執行、安全管理等多個方面嚴把質量安全關,先后克服了地下管網復雜、交通導改難度大、施工工期緊、互通匝道復雜等重難點問題。同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不斷攻堅克難,搶抓工期,按期完成高架橋全線合龍貫通,有效保障工程的順利推進。
接下來,現場將進行剩余橋面、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等工程施工,爭取早日完工通車。
包公大道作為合肥市"五縱七橫"快速路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著二環快速路東向切線功能,是實現二環主城區與肥東、新站、瑤海各區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項目建成后可通過龍興大道、合蚌路與合肥繞城高速、京臺高速無縫對接,有效完善區域路網,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緩解東西方向交通壓力,改善周邊環境及區域交通運輸環境,方便周邊市民出行。
劉燕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