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5月31日上午10點多,合肥寧國南路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內,康蕾老師正在校園內巡視,突然看到學校花壇邊緣處,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走近一看是一只小鳥。擔心小鳥受到傷害,康蕾老師把小鳥帶回了辦公室。“這究竟是一只什么鳥呢?有點像八哥,也有點像小斑鳩。”康老師很希望確定這只雛鳥的身份,想知道如何喂養好這只小鳥。
5月31日中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了康蕾老師。她介紹,從外形上看,這只雛鳥較小,羽毛沒有長齊,只能在地上撲騰,還不能飛高。康老師猜測這可能是一只受傷了的小雛鳥。
為了防止學生下課的時候抓到小鳥,會不小心傷害到它,康老師就把它帶回了辦公室。“現在,辦公室的老師輪流照顧它。”康老師介紹。
至于這只雛鳥到底是什么鳥?卻不好辨別。康老師在網上搜索圖片,又詢問同事和朋友,認為可能是八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只雛鳥是從樹上掉下來的,一起掉下來的雛鳥還有幾只,都摔死了,只有這一只雛鳥還活著。
這只雛鳥究竟是什么鳥?是什么事故造成雛鳥從窩里掉下來?康蕾老師很疑惑,這只雛鳥現在還不能正常飛行,她希望鳥類專家給點指導,能把小鳥養大點再放飛。5月31日下午2點,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副會長虞磊。他看過雛鳥的照片后告訴記者,這是一只烏鶇雛鳥,雄性的烏鶇除了黃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而小烏鶇沒有黃色眼圈,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花白的肚子。
至于烏鶇雛鳥落在地面的原因,虞磊老師推測可能是狂風或者人為損壞導致鳥窩受損摔下,也可能是一窩里最小的雛鳥尚未會飛即出窩導致摔下。對于如何喂養小鳥,虞磊老師建議,目前普遍的觀點都認為要“觀鳥”而不要“關鳥”,對于從樹上落下的雛鳥可以就近放回到樹上即可,不需要人為救助。而如果碰到由于鳥窩受損掉落地面,實在需要人工喂養的情況,虞磊建議可以購買一些喂養八哥的飼料,加上水和雞蛋黃,調制成烏鶇雛鳥的食物,用冰棒棍挑給雛鳥吃即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