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由該校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組成的研制團隊,研制完成了CCD290相機及CCD測試系統,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天文儀器雜志《天文望遠鏡儀器和系統雜志》上,為主焦相機的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該望遠鏡主鏡口徑為2.5米,采用國際領先的主焦光學設計,提供大視場、高精度和寬波段巡天能力,性能先進。望遠鏡配備大面陣7.2億像素拼接CCD探測器,具備強大的巡天能力,能夠每3夜巡天整個北天球一遍。主焦相機是望遠鏡的關鍵部件之一,預算占整個望遠鏡的三分之一,是目前國內首個、國際領先的大視場主焦相機。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堅研究員帶領的相機研制團隊,對大靶面拼接主焦CCD相機的主要關鍵技術進行了攻關,完成科學成像CCD芯片的超低噪聲讀出,在500Kpix/s讀出速率下讀出噪聲小于5個電子。科學成像CCD芯片采用單個芯片成像面積最大的CCD290-99,成像陣列達到9K x 9K,像素大小為10微米,成像面積達到92.2毫米 × 92.4毫米。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一流”重點建設項目,也是該校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通過“科教融合”聯合共建的重要天文裝置,建成后將成為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強的光學時域巡天望遠鏡,填補國內乃至整個北半球大規模深度時域巡天專用監測設備空白,對發展大規模時域巡天新方向,提升我國天文圖像巡天的觀測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預期在時域天文、太陽系天體和近鄰宇宙結構研究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