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1日凌晨2時,在合肥市紫云路三聯學院人行天橋旁,兩男子趁著夜晚將兩車建筑垃圾倒在馬路邊,本認為深夜無人發覺,結果他們的所有行蹤被第一天使用的監控拍個正著。轄區城管部門已經聯系當地交警,對涉事車輛信息進行確認。
在合肥經開區城管部門4月1日提供的一段視頻中,記者看到當天凌晨2點半左右,兩輛小型貨車緩緩地停在紫云路三聯學院人行天橋西側,只見兩個黑影從車上跳下,熟練地拉下車后側擋板,將滿滿一車的建筑垃圾傾倒在人行道上,隨后駕車揚長而去。
4月1日一早,芙蓉社區城市管理部的工作人員李先生發現了“躺”在路邊的兩攤垃圾,調出監控一看果然是有人偷倒垃圾,“今天是監控投入使用的第一天,沒想到就把偷倒垃圾的人抓個正著。”從監控畫面中看到,傾倒垃圾的過程非常熟練,一看就是老手了。
建筑垃圾就傾倒在大馬路邊上。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偷倒建筑垃圾的高發期。合肥市經開區芙蓉社區城市管理部陳先生告訴記者:“有許多的住戶或者商鋪會選擇在這個時間段裝修,專門雇人托運建筑垃圾或者裝潢垃圾。而托運垃圾的人往往會因為省錢,選擇在夜里將垃圾偷倒在人煙稀少的郊區。”記者了解到,平均一車建筑垃圾根據多少的不同,處理價格在120-280元之間,除此之外偷倒垃圾也降低了這些人的油耗成本。
“距離紫云路最近的垃圾處理場至少有30多公里,很多人為了方便就倒在了人少的路邊。” 陳先生說,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而在過往的三四年時間里更是頻繁發生,“這些人非常狡猾,在傾倒垃圾時將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垃圾全部處理了。我們在清理的過程中難以發現有價值的線索。”而附近來往的居民看到這種情況都紛紛繞行,有市民譴責偷倒垃圾的人太沒有道德。
目前,轄區城管部門已經聯系了當地交警部門,交警部門將調取附近主要路口的監控畫面,確定車輛位置和車牌信息,爭取將偷倒垃圾的人盡快查獲。
陳玉龍 耿天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