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從以往動輒上萬元的投標保證金到現在幾百元的保函,在節約了企業成本的同時,也讓更多企業“敢于”參與到合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招投標項目中。據統計,自2021年5月正式上線至2021年12月,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平臺已累計為4000余家企業成功開立電子保函72000余筆,涉及1700多個項目,擔保金額超152億元,電子保函替代率已達30.82%。下一步,合肥市還將開展非銀行機構接入電子保函平臺試點。
2021年5月,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平臺正式上線,逐步提高電子保函替代保證金比例,推動為企減負紓困政策落地。自平臺上線以來,電子保函以其手續簡便性、出函快捷性、信息安全性等優勢成為越來越多投標企業的選擇,電子保函業務量呈穩步上升趨勢。
通過開展兩批銀行金融機構對接,目前該平臺已接入徽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銀行金融機構11家,為投標企業開立電子保函提供了多樣化選擇。企業只需線上按照流程操作,銀行金融機構便能利用大數據技術迅速調齊企業相關信息,并根據企業信用狀況線上完成審核,生成電子保函,開具程序非常簡便,而保函申請、審核、開具、支付、傳輸、運用六大環節全流程電子化操作,實現"快速響應",快捷出函,大幅縮短保函開立時間。
另外,開具的密文電子保函在開標時解密、推送,并通過電子監控、數據加密、電子留痕等措施,從數據源頭杜絕信息泄露,提高效率的同時也保障了交易活動的安全性。
下一步,合肥市將持續推進電子保函平臺建設,開展非銀行機構接入電子保函平臺試點,優化完善電子保函平臺功能,確保該項惠企政策有效落實。
武文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