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為方便發熱患者就醫,緩解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壓力。近日,合肥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核酸采樣點改造成“發熱門診”。12月23日,大皖新聞記者探訪發現,社區醫院發熱門診排隊的市民并不多,近兩日就診量較此前有所下降。據悉,我省1612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按要求全部設置發熱診室(門診),將部分核酸采樣屋轉化為發熱醫療站,保障群眾就近獲得健康服務。
社區發熱門診近兩日接診量有所減少
“你是什么時候發燒的?最高溫度多少?”下午3:30左右,合肥市筆架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門診醫生正耐心細致地問診。此時,另外兩位市民正在一旁等待抗原檢測結果。
“針對短期內患者增多的情況,我們按照上級要求,將核酸檢測點改造為發熱門診,為市民提供問診、抗原檢測、發藥一站式服務。”合肥市筆架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忠志告訴記者,發熱門診是12月12日正式啟用的,開診當天接診量大概在70人左右,此后接診量不斷攀升,12月17日達到了峰值,當日接診量為130人次。
記者注意到,從問診、做抗原到發藥,整個過程大約只需要十幾分鐘。發熱門診主任張金勇告訴記者,患者以年輕人為主,癥狀主要為發燒、咳嗽、頭痛、肌肉痛、乏力。“從昨天開始,接診量有了明顯的回落,接診人次在90人左右,患者癥狀以咳嗽為主,發熱的患者有所減少。”張金勇說,他們的值班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狀態,隨時可以為患者提供健康咨詢和用藥指導。
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包河區、蜀山區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到,核酸檢測點改造成發熱門診是普遍做法,因為核酸檢測點一般都在室外,能夠降低市民交叉感染的風險。
合肥市經開區海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管護師戴秀璟告訴記者,此前發熱門診接診量有平均一天在200人左右,昨天只有幾十人。“可能是大家能買到藥了,另外家庭醫生可以提供線上咨詢,大家心態比較平穩。” 戴秀璟說。
將部分核酸采樣屋轉化為發熱醫療站
記者了解到,我省正在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診能力。在全省658家二級及以上醫院已全部設置發熱門診的基礎上,1612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按要求全部設置發熱診室(門診),將部分核酸采樣屋轉化為發熱醫療站,鼓勵規模大、覆蓋人口多的村衛生室設置發熱診室,保障群眾就近獲得健康服務。
同時,我省網格化布局家庭醫生團隊,公布家庭醫生姓名、電話,確保農村每個居民知曉并能及時順暢聯系到家庭醫生。124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組派專家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駐點出診、指導,提高鄉鎮衛生院識別高風險人群、診斷和處置能力。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