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不斷調整優化,加上冬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買藥成了大家近日關注的熱點,熱門藥還能買到嗎?12月14日,記者探訪多家藥店了解到,感冒、消炎類藥品隨到隨買,但連花清瘟膠囊暫時無貨,藥店工作人員表示正在想辦法進貨,并建議“多找幾家看看”。從探訪的結果來看,同類功效的藥品均能滿足需求,部分緊俏藥也正在進貨中。
探訪:
感冒、消炎藥隨到隨買
“感冒、消炎、止咳類的不缺。”12月14日上午,在望湖北路的立方大藥房,工作人員多次向買藥的市民介紹。記者看到,感冒藥、消炎藥貨架上備貨較為充足,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999小兒感冒顆粒、頭孢和阿莫西林等均有貨。陸續有市民前來詢問布洛芬等退燒藥。“這周五會補一次貨,至于是否有退燒藥,到時候可以來看看。”工作人員說。
待結賬的藥品
在附近的一家國勝大藥房,有兩名年輕人詢問“有沒有感冒藥”,得到的回應是“剛賣完”。記者注意到時間為上午10點43分。“退燒藥和連花清瘟是最難買的,進了,還沒來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治療感冒和咳嗽的有,就是貨架上的。”在與國勝大藥房一街之隔的合肥市民星大藥房,工作人員表示”退燒藥還沒補到貨,目前正在進貨,你可以多找幾家看看”。
在位于呈坎路附近的廣濟大藥房,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沒有連花清瘟,但推薦了其他類似功效的藥物。
防治:
中醫藥防治推薦方案發布
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在做好防護的同時,如何科學防治?記者注意到, 12月11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安徽省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通知,發布《安徽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藥防治推薦方案(2022年第二版)》,分別針對普通人群、體弱人群和兒童推薦方藥,并提出治療方案。除了大家熟知的連花清瘟外,還有其它替代選擇。
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徐曉玲此前表示,其實對于輕型病例,一些中成藥有退熱的作用,服用一種藥就可以了,不要多種藥混在一起吃,因為藥物也有副作用的風險,相互作用可能增加一些不良反應。
“對于輕型病例來說,有很多中成藥都可以選擇,比如三九感冒靈、連花清瘟膠囊等。只要能對癥處理發熱、鼻塞、流鼻涕癥狀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刻意去吃哪種藥。”在用藥順序方面,徐曉玲建議,首先選擇服用中成藥,因為中成藥含有降溫退熱的成分,如果中成藥降不下來,體溫達到38.5℃以上,建議服用布洛芬等退燒藥,一定不要幾種藥同時服用。
徐曉玲提醒,高齡、肥胖及有基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如果感染,要多咨詢醫生,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關注血壓、血糖等指標是否有變化。如果出現明顯乏力、沒有食欲、胸悶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
部門:
嚴打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
記者采訪了解到,針對近期群眾較為關注的部分涉疫藥品及用品價格波動情況,12月12日,省、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兩級聯動,隨機對市內部分藥品經銷商的價格行為開展市場巡查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被查商家能夠落實明碼標價規定,暫未發現囤積居奇、捆綁銷售藥品的問題,重點涉疫藥品價格平穩。針對小部分涉疫藥品存在的缺貨現象,市場監督部門已建議藥品經營者積極聯系上游廠家訂貨補貨,保障市場供應。
下一步,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關注藥品等涉疫物資價格走勢,常態化開展市場巡查工作,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及時曝光典型案例,切實維護涉疫物資市場價格秩序。
盡最大努力保障市民就醫用藥
根據“合肥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3日晚,合肥市防疫指揮部召開第138次工作視頻會商會,會議強調,要準確把握當前防疫由重在“防控”轉為重在“防治”階段的新特點新要求新矛盾,做足“迎峰”準備,盡最大努力保障市民就醫用藥,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科學測算極端情況、極限需求基礎上,統籌用好各方渠道和資源,千方百計加強“四備”:備救治床位、備醫護人員、備基本藥物、備醫療器械,寧可備而不用,抓緊解決用而無備,有備才能無患。治病救人不分“國有”還是“民營”,要動員全市所有醫療機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設發熱門診投身防疫一線。已籌劃招募近幾年退休醫護人員2萬多名,隨時組建預備隊。要加強N95口罩和快檢試劑供應,盡快通過線上平臺提供實名限量供應服務,確保市民買得到。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