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合肥和北京、上海、廣州等36個城市和地區成為“先行者”。什么是個人養老金?哪些人可以參加,如何參加,又如何領取?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誰能參加?
在職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是養老保險制度的補充,也就是說,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在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可以按規定享受個人養老金。”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養老保險處二級主任科員張莉麗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在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是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一支柱”,企業(職業)年金是“第二支柱”,而個人養老金則被稱為“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實行完全積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哪些人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據介紹,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應當是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
作為先行城市,合肥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不含離退休人員)可于2022年起參加個人養老金。
如何參加?
個人養老金年繳費上限1.2萬元
“個人養老金賬戶不會影響到基本養老保險。”張莉麗介紹說,基本養老保險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進入統籌基金。而個人養老金則是個人自愿參加,并且需要開設兩個“賬戶”。
參加人可以通過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者經銀保監會確定的商業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之后,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選擇一家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并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綁定。
參加人可在自然年度內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自愿繳費。目前,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000元/年。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里的資金怎么使用?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里的資金,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經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確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產品。參加人自主決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品種和金額。此外,參加人還可以在不同商業銀行之間變更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如何領取?
四種情形可領取個人養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養老金何時可以領取、如何領取?據介紹,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封閉運行,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或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的,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參加人領取個人養老金時,商業銀行通過信息平臺檢驗參加人的領取資格,按照參加人選定的領取方式,完成個人所得稅代扣后,將資金劃轉至參加人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參加人身故的,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產可以繼承。
市民反應:
提前為老年生活做準備
在合肥,一些年輕人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反應也很積極。“我上周就收到好幾家銀行發的短信。”在合肥濱湖新區一家企業上班的朱女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為了吸引大家去開戶,幾家銀行都推出了活動和禮品,“我還有十幾年退休,個人養老金正好可以作為理財的另一個途徑,提前為我的老年生活做準備,我打算先研究一下金融產品再做選擇。”
據了解,個人養老金產品包括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11月18日,證監會公示了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及銷售機構名錄,129只產品入選;11月23日,銀保監會公布了參與個人養老金的6家保險公司和7款產品。目前,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11家理財公司、14家證券公司、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和6家保險公司等。
合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我國積極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助于引導人們及早謀劃和為未來老年生活做準備,也能切實提高老年收入水平。同時,建立多層次互補的養老金制度,有助于解決我國目前的養老資金支持問題。
附:個人養老金的參加流程
第一步:通過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和商業銀行等渠道,選擇“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服務,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第二步:通過商業銀行手機銀行或柜面等渠道,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通過商業銀行渠道,參加人可一次性完成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開立。
第三步:通過現金、手機銀行或個人網銀等渠道,自然年度內一次性或分次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
第四步:選擇在預扣預繳(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的)或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使用“個人所得稅”APP掃碼等方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第五步:通過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渠道,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產品。
第六步:通過商業銀行渠道,可選擇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等方式領取個人養老金,由商業銀行機構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后,并轉入本人社會保障卡。
第七步: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可查詢個人養老金相關賬戶、繳費、交易、領取等個人權益信息,同時可查詢個人養老金產品及發行機構等信息。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