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民政部官網公示了200個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擬表彰名單,合肥市廬陽區海棠街道清華社區居民委員會位列其中,也是合肥市唯一入選社居委。清華社居委有哪些值得學習借鑒的管理經驗,何以榮獲國字號殊榮?對此,大皖新聞記者對話清華社區居民委員會黨委書記,進行深入探究。
“黨員+黨群議事會”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
清華社區居民委員會黨委書記李全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幾年前,轄區內的都市清華小區與不少小區一樣,也被高空拋物、車輛剮蹭等問題困擾。針對現實問題,清華社居委召開黨群議事會,由社區黨委牽頭,業委會、物業公司、業主代表坐在一起,經過充分協商,一致同意采取加強物業巡邏、安裝攝像頭等方式加強小區管理。都市清華小區隨后安裝160多個攝像頭,自那以后,再也沒有發生過一起偷盜事件,小區車輛剮蹭也都能第一時間找到肇事者,高空拋物現象更是基本禁絕。
清華社居委給轄區海棠花園小區的樓棟長頒發榮譽證書。
近年來,清華社居委不斷強化小區黨員的作用,逐漸讓小區每棟樓的黨員成為協助搜集民情民意、協調化解鄰里糾紛的“網格員”、宣傳政策法規引導文明行為的義務“宣傳員”和開展便民服務和公益活動的志愿“服務員”,推進黨的工作和黨的組織進入小區、樓棟,形成了“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很多鄰里矛盾,不需要社居委出面即已化解,另外,黨員不能化解的矛盾,還可以依托“暖心黨群議事會”予以解決。
清華社居委召開“暖心黨群議事會”。
“‘暖心黨群議事會’為‘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位一體會議,每月不定期召開,以‘社區難事我來辦,辦事結果群眾議’的方式,實現大家事大家辦。”李全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來,清華社區居民委員會黨委利用“暖心黨群議事會”議事平臺先后解決了都市清華小區二次供水水表出戶后續工程、小區監控全覆蓋、消防管網改造、22部電梯的空調安裝、人防設施維修等大小問題50余條,以及海棠花園小區綜合環境改造提升方案設計、既有建筑物加裝電梯、建設非機動車充電樁和充電棚等問題20余個。
“兩長多員”及義務巡邏隊促使社區形成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兩長多員’是清華社居委又一管理特色。”李全介紹,“兩長多員”即樓棟長、黨小組長、信息員、安全員、文體員等,由居民自薦或推薦的方式產生,協助街道、社居委開展各項小區治理和矛盾調解等工作,采取積分制管理辦法,以調動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每個積分可以兌換5元錢的物資,每個季度會對積分情況進行一次核查,2019年以來,整個清華社居委已經兌換1萬多積分。”李全說,目前,清華社居委共有樓棟長55名,網格長3名,網格員10名,在小區治理中積極建言獻策、協調溝通,成為社區黨委、物業、業委會等與居民溝通的橋梁與紐帶,先后幫助居民解決小區改造、環境衛生整治、基礎設施改善等困難60余件。
與此同時,社居委還成立義務巡邏隊,發揮樓長的模范帶頭作用。義務巡邏隊每天堅持開展義務巡邏,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物業和社居委,確保發現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疫情防控期間,清華社居委30余名“紅色樓棟長”積極承擔疫情防控“管家”職責,爭當“宣傳員”“排查員”和“守門員”,張貼宣傳海報、檢查商戶“兩碼”核驗情況、排查小區來往車輛等,堅守小區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都市清華和海棠花園小區13名紅色業委會成員除參與值班值守、全員核酸檢測保障工作外,每日還在小區業主群內推送疫情防控最新信息,解答居民各類疑難問題,顯著提升了轄區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