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近年來,各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快速發展,但也存在商業網點布局不均、設施老舊、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亟待加以解決。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試點城市建設工作,今年8月,合肥獲批國家第二批試點城市。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合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來如何進一步發展?對此,11月15日,大皖新聞記者進行實地探訪。
記者探訪:鬧市中享受高品質生活
職工之家。
空中籃球場。
母嬰活動室。
職工之家、籃球場、小型足球場、天空農場、母嬰活動室、空中200米跑道……,這是分布在廬陽區廬陽萬象匯地下室、商場內和樓頂上的便民利民設施設備,也是廬陽區海棠街道建華社區積極開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空中農場。
“現在的小孩子都出生在大城市,很少見到農村的事物,這個建在鬧市樓頂的‘天空農場’喂養的有鴿子、兔子、豬、羊等動物,還種植有白菜、小青菜、四季青等蔬菜,每次來商場我家兒子都嚷著要到樓頂玩耍。”11月15日上午,在廬陽萬象匯天空農場抱著兒子散步的李先生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家就住在華潤橡樹灣小區,到商場只需步行5分鐘,因為平時工作時間比較自由,所以一有時間,他就會帶著兒子到商場享受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在辦公室坐一天腰疼,下班了約幾個朋友到萬象匯頂樓球場打場籃球,很快活!”家住四里河畔東苑小區的業主劉先生說,作為合肥市的老城區,廬陽區受空間所限,很難在樓房密集的鬧市區為市民們打造全新的健身場館,“空中運動場”真是滿足了附近居民的健身需求。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廬陽萬象匯空中運動場大部分休閑運動設施都是免費對公眾開放的,籃球館和小型足球場則是交給全國連鎖體育場館運營商在運營。
記者從海棠街道建華社區了解到,目前建華社區常住人口加流動人口共有約2萬人,在社區服務范圍內,配套生鮮傳奇超市、羅森便利店、春芹面館以及特色餐飲、教育機構等基本保障類業態門店138個;引進瑞幸咖啡、西西弗書店等網紅店,充分滿足年輕人時尚消費需求,更新后品質提升類業態門店增加了21個;同時,配套美容美發、中醫推拿、專科診所等醫療保健類業態,引進貝爾安親托管、一起學網校教育等教育培訓業態,兼顧社區老、少兩類特殊人群的生活需求,充分體現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做到業態發展和居民需求相匹配。
無獨有偶,合肥經開區翡翠湖居委會成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后,先后采取科學布局,豐富便民業態;補齊短板,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創新便民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等方式,在15分鐘輻射半徑范圍內,滿足居民在家門口的“一站式”消費需求。
“翡翠湖居委會轄區內,金星幼兒園、玫瑰園蒙泰幼兒園、明珠幼兒園翡翠湖分園、福元馨禧托育機構5分鐘可達;綜合性三甲醫院安醫二附院10分鐘可到達。”合肥市經開區自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試點開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翡翠湖居委會,已經打造成包括綜合型購物中心、綜合性的生活要素大市場和便民化的商業服務在內的5分鐘商業服務圈。
部門介紹:多措并舉促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走深走實
如何更進一步促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合肥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市局將結合正在編制的《合肥市城市商業網點專項規劃(2021-2035年)》,進一步明確便民生活圈的建設發展思路和具體目標。對試點社區開展專項調研,梳理社區人口年齡結構、職業分布和各方面需求,與城市中心商圈建設、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城市更新規劃等工作統籌考慮,新建、改造一批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商業網點,實現商業設施與公共設施聯動,商業運營與社區治理貫通,業態發展與居民需求匹配。
進一步落實《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計劃》,培育、壯大一批品牌連鎖便利店,打造服務民生、便利消費的重要載體。鼓勵品牌企業以大帶小,在做好自營的同時, 將資源下沉社區,為傳統小商業升級賦能。重點圍繞老年人、嬰幼兒、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充分發揮各類資源和社會力量,推動社區商業業態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特色化的需求。
依托已有的合肥家政服務平臺和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數字化平臺,進一步整合周邊商戶和公共服務資源,提供線上服務展示、搜索、預約、導航等功能,方便居民就近就便找到服務,享受配送到家便捷服務。鼓勵與頭部企業合作,打造一批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智慧食堂、智慧菜場、智慧商超、智慧服務等示范項目,形成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實用的數字化應用,提升生活便利度。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