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由合肥市教育、民政、財政、衛生、殘聯等多個部門聯合制定的《合肥市 “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出爐,對于殘疾兒童和少年,合肥市將按照就近便利入學的原則,促進普通教育和殘疾教育的融合辦學,同時加大對殘疾兒童家庭的補助力度。
適齡殘疾兒童要就近就便入學
據了解,根據規劃,到2025年,合肥市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融合教育資源覆蓋率超過95%,非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青少年入學機會明顯增加。實現縣(市)區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逐步實現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全覆蓋,資源教師逐步配齊,增加特教班布點。基本完成特殊教育學校“兩頭延伸”工作。
各縣(市)區要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確保適齡殘疾兒童應隨盡隨、就近就便優先入學。保障兒童福利機構內適齡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探索在兒童福利機構設立特教班。充分發揮特殊教育學校的骨干作用,全市聽、視障特殊教育招生逐步集中到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智障、孤獨癥、腦癱和多重殘疾的特殊教育招生以縣(市)區為主。鼓勵特殊教育學校設立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部(或班);積極推動合肥市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建設。
各縣(市)區要依托特殊教育學校增設學前教育部,鼓勵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設附屬幼兒園,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殘疾兒童就近入園隨班就讀。大力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特殊教育,支持合肥特殊教育中心辦好中等職業教育部,鼓勵縣級特殊教育學校辦中等職業教育班(部),創建中等職業教育“一校一品”。到2025年,形成市縣兩級殘疾人中等職業教育體系。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不得拒絕符合國家規定錄取標準的殘疾人入學。鼓勵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增設特教部(班),普通職業培訓機構積極招收殘疾人入學。
探索普校與特教集團化融合辦學
殘疾兒童如何融入普通孩子中?這需要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融合。根據規劃,合肥市將探索適應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支持市縣兩級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結對幫扶共建、集團化融合辦學。依據安徽省孤獨癥兒童教育指南,積極探索科學適宜的孤獨癥兒童培養方式,逐步建立助教陪讀制度,支持各類特殊教育機構開展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及研究,為孤獨癥兒童更好融入普通學校學習生活提供支持。
支持特殊教育學校和職業教育學校融合辦學,開設適應殘疾學生學習特點和就業需求的專業,積極探索設置面向智力殘疾、多重殘疾和孤獨癥等殘疾學生的專業。同時促進醫療、康復、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融合。各縣(市)區要建立政府主導下教育、衛生健康、民政、殘聯等多部門聯動機制,形成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康復機構與特殊教育學校合作的常態化模式。
每個縣區將設一個區屬特教學校
據悉,2023年底前,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要辦好一所達到標準的區屬特殊教育學校,經開區、新站區、高新區在2025年底前完成,四縣一市在現有特殊教育學校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學校建設達到標準。各縣(市、區)、開發區在建設特殊教育學校過渡期間,在原有特教班布點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可增設1-3所普通學校特教班布點,滿足殘疾兒童就近入學需求。
加大多特教的投入。合肥市全面落實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每年不低于8000元/生的標準,學前、高中階段比照執行,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開發區可在此基礎上適度提高,在校殘疾學生不足100人的特殊教育學校按100人撥付生均公用經費;隨班就讀、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的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按特殊教育學校學生標準執行。對殘疾學生實行從學前到高中階段15年全免費教育,給予各階段殘疾學生(幼兒)生活費補助,補助標準為不低于每年3000元/生。在此基礎上,對經依法鑒定符合條件的孤獨癥學生(幼兒)給予專項生活補助,補助標準不低于每年2500元/生。在普通高校就讀的殘疾學生、家庭困難的殘疾人子女,優先享受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困難補助、國家助學貸款補貼等政策待遇。
大皖新聞記者 張曉嶸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