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因反復持續黑便、經常感到乏力……100歲的老奶奶被診斷為消化道出血并重度貧血,病情十分危重,安徽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安醫大一附院北區多學科團隊的緊張搶救和精心護理,老人近日順利康復出院。
百歲老人消化道大出血
10月24日凌晨,急診門前,呼嘯而來的救護車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一位出生于1922年的百歲老人,因消化道出血、重度貧血被送入醫院。據介紹,今年10月,壽縣雙廟鎮的百歲奶奶因反復出現解黑色大便、面色蒼白被家人送入合肥一家醫院就診,癥狀剛有改善就因所在醫療機構突發疫情而轉入該院。
經檢查,老人患有消化道出血并重度貧血,血紅蛋白僅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醫生立即申請為她輸紅細胞糾正貧血,并安排了各項檢查排查原因。檢查結果證實患者消化道出血,而此前多次解黑色大便就是典型的表現。經過重癥醫學科主任王楠帶領醫護團隊的不懈努力,老人消化道出血癥狀很快得到控制,身體逐漸恢復。
隔離病房里,給老人“如家”一般關懷
百歲老人在醫院接受治療,陌生的環境里,家屬最擔心的是老人能否吃得上飯,能否穿得暖和,能否睡得安穩……在隔離病房里,醫護給予老人更多的理解、關心與照顧。
隔離二病區負責人王楠,在了解老人身體情況后,召開了小組成員開會,重點交接了老人的醫療及護理情況,動員醫護人員主動去和老人溝通緩解壓力,觀察老人進食情況,監測血氧飽和度,協助患者日常生活護理,注意心理需求,嚴密觀察老人的病情變化。經過幾日的相處,老奶奶病情穩定,情緒平和。
“進入病房,要對護理的病人進行喂飯、喂水、拍背排痰、收拾大小便等很多事情”,隔離二病區護士長沈杭說,大家都有分工,為患者做心理輔導、記錄患者每一頓飲食需求和喜好等,在繁雜瑣碎中撫平患者心靈的創傷。
醫生提醒,消化道出血及時就診
王楠介紹,“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很常見的急癥,多見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憩室、血管畸形、腫瘤、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等,尤其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使用激素、解熱止痛藥或抗血小板、抗凝治療后。他特別提醒,有潰瘍病史的患者生病時一定要跟醫生講清楚病史,更不能擅自口服激素或解熱止痛藥。如發生消化道出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吳曉珍 付艷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