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又有精品展可以參觀了。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由安徽博物院、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方——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即日起在安徽博物院新館二樓臨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絲綢之路是一條商貿(mào)通道,它起于長安或洛陽,西越隴山,穿越河西走廊,深入中亞、西亞到達地中海;或南越秦嶺、北穿草原,成為連接歐洲、北非的交通線。它是一條文明的融合之路,馳名世界的古文明,均分布于絲路沿線。它穿過兩河文明,在中國與地中海文明之間搭建起交流的橋梁;它也是一條連接世界各國之間友誼,體現(xiàn)各民族相互團結的見證之路。
本次展覽展出文物珍品190余件(套),年代自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8世紀,涵蓋了環(huán)地中海地區(qū)、兩河流域和以及中亞、西亞等廣大地區(qū)的古代文明成果,種類涵蓋希臘彩陶、羅馬與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中亞織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呈現(xiàn)了各地不同的文化、藝術、宗教、工藝、風情、民俗特色,再現(xiàn)古代絲路上文明的交流、碰撞與融合。
展覽中,一些重點文物很值得一看。其中一尊公元前2000年的女性陶像,來自于敘利亞北部。女神將孩子抱在胸前,身體被簡化表現(xiàn),軀體部分被拉成細長的平板狀,頸部有巨大的首飾點綴。
特別是一件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的金王冠,來自于阿富汗,可以說是美輪美奐。據(jù)介紹,金冠制作是希臘風格金屬工藝的傳統(tǒng),使用橄欖枝葉做裝飾也是希臘藝術的特點。金冠中央鑲嵌了從阿富汗北部山岳地帶的礦山上開采的青金石,實屬罕見。阿富汗的青金石開采歷史悠久,又出口到西方的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被人們視若珍寶。
據(jù)介紹,本次展覽即日開展,持續(xù)到2023年2月5日。今年國慶期間,安徽博物院正常開放,觀眾參觀需提前預約,并出示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進入。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