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坐落于合肥市蜀山經開區的"中國環境谷",目前已擁有27個國家和省級環境領域科研平臺,集聚了環境領域217家重點企業。9月26日,"網聚美好安徽·見證十年巨變"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第一站就來到這里,解鎖這座"環境醫院"治理環境問題的"靈丹妙藥"。
高科技設備為環境問題開"良方"
開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氣體分析儀、地空天一體化大氣環境檢測系統、精準治霾服務……9月26日,走進中國環境谷的一樓展廳,環保領域的各種先進技術和高科技設備映入眼簾。
講解員向記者介紹,展廳內主要分為綜合檢測、生態治理、綠色發展、裝備制造四個展區,這也是環境谷內企業提供的一整套環境治理問題解決方案。
據介紹,2017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功獲批,環境成為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四大領域之一。蜀山經開區緊抓環境領域發展機遇,培育完善環境產業鏈,參與共建"環境研究院",全力打造戰新產業集群"中國環境谷"。2020年,合肥市政府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國環境谷,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列入合肥市16個重點產業。
集聚環境領域重點企業近220家
目前,中國環境谷聚力強化產業基礎,基本形成"環保技術研發一核心基礎零部件生產一環保裝備制造一環境治理、環保工程及環保服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集聚環境領域重點企業近220家。
安徽中科圣禹環境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這是武漢的湯湖,經過我們兩年多的治理,從原來的黑臭水體變成了現在的Ⅲ類水質,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現在湯湖公園也成了當地市民們平時休閑散步的好地方。"9月26日,該公司副總經理徐青云指著沙盤模型對記者如是介紹。
近年來,國內水生態治理的"小巨人"企業——武漢圣禹排水系統有限公司創新"清污分流技術體系",該系統既能實現清水與污水的分流,保證污水全收集,又能保障城市防洪排澇安全,還能恢復自然水體生態功能、美化城市生態環境。
今年,由武漢圣禹與合肥產投資本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安徽中科圣禹環境有限公司,正式落戶中國環境谷。"我們把整個研發隊伍都搬到了這里。合肥也是我們今后整個長三角業務的支撐點,長三角業務的運維中心。"徐青云表示,之所以選擇落戶合肥、落戶蜀山區中國環境谷,主要看重這里的政策、科創、人才、產業等各方面資源集聚的優勢。
努力成為環境領域的全國技術策源地
中國環境谷自2018年啟動建設以來,短短3年多時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蝶變"。2021年,中國環境谷產值243億元,今年有望突破400億元。
"通俗來講一個人生病了要去醫院掛相應科室的號,那么一個地方的環境生病了也應該對癥下藥。"合肥市蜀山經開區經濟發展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中國環境谷想打造成以大氣環境監測技術為核心的全科的"環境醫院"。"不管是大氣、水、土壤等出現問題了,都能在中國環境谷找到治理的方案。"
面向"十四五",中國環境谷將建設以氣、水、固廢等檢測治理為優勢的全科環境醫院、以國家平臺協同創新為引領的產學研用基地、以先進信息技術融合為示范的智慧環保平臺、以減污節能降碳為抓手的雙碳經濟示范區,進一步提升中國環境谷在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影響力,努力成為環境領域的全國技術策源地和重大關鍵產品來源中心。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