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金秋時節,安徽省肥東縣百萬畝水稻稻谷飄香,一片金黃,稻農們又迎來了一個金燦燦的豐收季。
日前,在肥東縣店埠鎮王軍民家庭農場的2000多畝稻田,馬達聲聲,四臺收割機來回穿梭,一排排金黃色的水稻迅速倒下,切割、脫粒一氣呵成。"畝產1100斤,今年水稻每斤市場收購價1.22元,產值估計230萬元!"該農場負責人王軍民臉上樂開了花。
"又是一個豐收年,看著一顆顆稻谷裝到袋子里,我心里的這顆石頭也就落地了。"肥東縣石塘鎮昊銳生態農業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張文法欣慰地說。他站在田埂上,忙著將收割下來的稻谷裝入正在路邊等候的大貨車里,隨即轉運至稻谷烘干區域。
一碗水就是一碗稻。今年,張文法種了600多畝的水稻,他心里的這顆"石頭",來自于今年夏天持續的干旱、高溫天氣。"正是水稻出穗揚花灌漿期,偏偏遇上了干旱,急死我了。"張文法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揪心,"多虧了政府,不僅給我們集體打水,還派來了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來指導,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據了解,肥東縣地處江淮分水嶺,面對2022年的特殊天氣,當地政府堅決扛起糧食安全責任,累計投入抗旱資金3450萬元,投入抗旱力量12萬人次以上,從長江、巢湖、淠史杭引水抗旱保秋,累計提引外水2.88億方,科學調節內水1.3億方。
同時,肥東縣還發布土壤墑情監測報告、病蟲情報,成立4個高溫干旱災害應對技術指導組,縣鄉兩級農業部門出動農業技術人員3200人次,深入2300多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指導稻農做好水稻高溫熱害防控工作,累計落實科學田管194萬畝次,115萬畝萬畝水稻再迎豐收。
"目前,水稻收割超3成,正在搶抓農時,全力搶收,確保實現顆粒歸倉。"肥東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肥東常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7萬畝、總產量62.5萬噸,油料總產量7.1萬噸,"肥東大米"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先后榮獲"中國芝麻油之鄉""全國無公害蔬菜十強縣""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等國字號榮譽。
彭紅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