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30日,一篇名為《怒了!靠“白嫖”全國律師賺錢?這兩家公司涉嫌虛假宣傳,幕后老板竟是北京大律師》的文章在律師微信群里瘋傳,引起眾多律師同行的憤慨。文章中指責“法先生法律大數據”微信小程序在未獲得律師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將各地多位律師的個人信息公開展示,以此做宣傳。
8月31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合肥的徐錦生律師在發現自己團隊中有3人信息都被擅自使用后,已寫好訴狀并提起訴訟,維護合法權益。對此,8月31日,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安徽華人律師事務所的徐錦生律師進一步了解情況。
講述:信息被無合作關系的法律咨詢平臺盜用
8月31日上午,徐律師告訴記者,昨天他在微信群里看到一篇公眾號文章中說“法先生法律大數據”微信小程序中展示了全國部分律師的信息,并且會標明律師的平臺編號、合作次數以及單次的咨詢費用等信息。
“我就搜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發現我的名字也在上面,但是我跟這個平臺沒有任何的合作關系。”之后,徐律師還分別搜索了自己團隊的其他兩名律師,發現名字也赫然在列,但每個人的咨詢報價都不一樣。“平臺界面上顯示說我們是平臺認證律師,平臺已經核實身份,這就會導致別人可能會誤認為我們是入駐到這個平臺的律師。”
徐律師通過小程序操作的錄屏向大皖新聞記者說明,只要在小程序搜索欄輸入律師名字,就會出現同名或相似名字的律師條目。點擊條目,會顯示律師所在律所、咨詢時間、執業編號、辦案所在地等個人信息。另外,還包括勝訴率、案由占比、法院占比等一些職業信息。
徐律師說,里面的信息有的并不準確,比如有的律師勝訴率是0。“雖然不知道它的計算機制是什么,但肯定是不對的。還有一些信息更新不及時,有的律師都已經換了律所,上面還顯示著之前的律所。”
作為法律專業人士,徐律師向記者陳述了該平臺公司的數條“罪狀”,其中包括對姓名權、個人信息的侵犯,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虛假宣傳等。首先,在未經個人允許授權的情況,非法收集加工他人信息屬違法行為,且展示的部分信息不實將構成對律師的人格權侵犯。另一方面,該公司如果是通過網絡爬蟲抓取全國律師信息將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并且小程序顯示了律師的咨詢價格以及和平臺的合作次數,其中的不實信息將誤導消費者為平臺引流,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這種行為涉嫌虛假宣傳。
進展:多地律協發表聲明 要求平臺停止違法行為
“事情發生后,我們各個地方的律師都比較憤慨。因為我也加了一些律師群,看到他們都在討論這個問題。”8月31日,徐律師撥打“法先生法律大數據”小程序所屬公司“北京律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電話,但無人接聽。于是,徐律師分別在微信平臺和網信辦投訴了該小程序,并向北京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認為該公司侵犯了他的姓名權以及其它相關權利。徐律師告訴記者,有一名外地律師聯系到了徐律師交流此事,并表示打算也要向“北京律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起訴訟。
8月30日下午,北京市律師協會、深圳市律師協會發表嚴正聲明,稱“法先生法律大數據”微信小程序未經律師和協會授權公開展示律師的聯系方式等具體信息,小程序中顯示的法律顧問與律師達成合作事宜涉嫌虛假宣傳等。
8月31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律師協會處采訪獲悉,合肥律協正在關注此事,了解相關情況。隨后,合肥市律師協會也發表嚴正聲明,其中提到,本會從未授權“法先生法律大數據”微信小程序及“北京律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上述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律師的個人信息進行虛假宣傳,并表示該公司應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律協也將向有關部門反映上述情況,堅決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會員合法權益。
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法先生法律大數據”小程序由北京法先生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推廣,公司法人為尹東方,該公司由北京律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目前,該小程序已無法正常使用,法先生官網也顯示系統正在優化中。8月31日,大皖新聞記者多次撥打北京律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電話,均無人接聽。
陳旭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