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預計在8月5日晚,合肥市習友路公跨鐵立交橋將進入半封閉維修階段。一些市民表示不解,市區多數橋梁的維修都在夜間進行白天放行,很少封閉這么久,是不是這次橋梁隱患比較大?為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專門采訪了此次隱患處置工程的業主單位和監理單位。
將集中處置這些“隱患”
7月30日,合肥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合肥市蜀山區市政管理處發布《關于習友路公跨鐵立交橋隱患處置工程半幅封閉施工公告》,該公告對于封閉的時間范圍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發布,至于工程施工的原因未過多提及,從公告來看是“隱患處置”。那么這次橋梁隱患具體是什么,如何被發現,會帶來哪些影響?
8月2日,合肥市蜀山區市政管理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此次隱患實際是該處在2021年的年度定期檢測中發現的。
按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規定,蜀山區市政管理處對該橋進行了年度定期檢測,檢測結論顯示:該橋當前的技術狀況總體評定為B級,橋梁的主要病害為:8#橋臺臺背存在斜向裂縫,臺背混凝土開裂、破損嚴重,鋼筋裸露銹蝕現象,部分支座剪切變形、開裂,樁基頂部外露,伸縮縫縫寬異常、橡膠條脫落等。此次隱患處置工程主要針對上述病害進行處置,以保證橋梁通行安全,消除安全隱患。
市民不必過于擔心
那么這個“8#橋臺臺背”出現的種種病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此次工程監理單位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橋臺屬于橋梁的下部結構,習友路公跨鐵立交橋是一座鐵路代建橋,于2005年建成,迄今已近20年橋齡,由于時間較長,支座老化、道板磚破損等都屬于常規問題,每年也需要正常的維修養護。此次隱患處置中有一部分就是這些正常病害的處理。8#橋臺實際是習友路橋西邊橋端的位置,與集賢路的位置相接。
據了解,習友路橋原設計樁基是在地面以下,后期在8#橋臺處修建了集賢路分離立交橋,對8#橋臺背墻后的填土進行了開挖,導致樁基頂部外露。雖然對于橋梁的安全并沒有太大影響,但是根據專家評估意見,還是恢復樁基原設計更好,利用混凝土再包封起來,使其不再外露。
簡單來說,這次隱患處置一方面是橋梁的常見病害,比如伸縮縫問題等需要定期處置,同步結合將8#橋臺的問題一并進行處置。
另據了解,目前習友路公跨鐵立交橋評定為“B級”,通俗理解屬于良好狀態,市民不必過于擔心。
施工工藝致時間相對較長
記者從蜀山區市政管理處了解到,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相關手續及施工準備工作,計劃于2022年8月5日晚9:00開始封閉施工。第一階段施工北側(由東向西方向),封閉時間:2022年8月5日~9月23日,共計50天;第二階段施工南側(由西向東方向),封閉時間:2022年9月24日~11月2日,共計40天。施工總工期90天。
相比較市區橋梁正常養護來說,習友路橋此次封閉時間相對較長。對此,蜀山區市政管理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主要是涉及混凝土施工,因正常的混凝土養護工期就必須達到28天,再加上習友路的交通流量較大,為保障通行,只能采取半幅封閉的施工方案,這樣一來,整個工期會顯得較長。不過相關人士表示,相關部門會組織現場施工單位盡快還路于民,施工過程中對交通帶來的影響,也懇請市民多予理解。
據悉,此前隱患的發現是在2021年,當年9月份,相關的招投標工作即展開,但由于受疫情影響,加上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施工,考慮到交通流的問題,直到近期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主車道通車,該橋的封閉施工正式邁上日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