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7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2020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指標考核結果,全國2508家醫院參評。在1342家三級綜合性醫院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位列22位,連續三年考評等級為A+,繼續領跑安徽。其中,醫院四級手術人數全國第7位,科研經費總額全國第27位,技術難度(CMI)全國第30位。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素有醫院“國考”之稱,是國家深化醫改、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作為官方最具權威的醫院考核排名,該考核指標體系涵蓋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和滿意度評價四大維度,是檢驗醫院綜合實力的“金標準”和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
堅持“服務為本 技術為先” 全面提升醫療質量
近年來,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持續推進“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CMI 值”專項活動,實施“領先技術引進計劃”。該院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首創前置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精準肝切除術、腹腔鏡肝膽手術等技術國內領先,器官移植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最新一代達芬奇機器人在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等多科室廣泛應用。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連續獲批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等國家重大項目,掛牌國家“示范高級卒中中心”和“中國胸痛中心示范基地”,疑難病癥診治能力和整體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堅持“校院融合 科教興院” 奮力攀登科學高峰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面向人民健康需求,圍繞臨床關鍵性技術研究,設立“科大新醫學”聯合基金項目,理工醫融合攻克難點痛點,在新冠肺炎重癥免疫治療、腦中風介入治療研究、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臍血移植后并發癥研究、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機制研究等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一系列引發國際關注的新突破。
醫院積極推進科研平臺及臨床科研大數據平臺建設,揭牌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建立 5 個院士實驗室,成立 5 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安徽省分中心,6 個安徽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新建和改造公共科研平臺用房 2 萬平方米,先后突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區域聯合發展基金項目、優青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研一體化“大平臺”初具規模。2022年醫院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名位列全球醫療機構第45位,中國醫療機構第7位。
醫院大力實施“醫學教育攀登計劃”,臨床醫學院成功獲批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和科學學位博士授權點,獲批全國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
堅持“人民滿意 患者放心” 努力打造“一個值得托付生命的地方”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先后開展“提高患者滿意度百日行動”“常態抗疫下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優質高效科室業績增長計劃”等多個專項行動。
醫院持續優化門診服務流程與效率,推進全方位預約診療服務,大力推進“老年友善醫院”建設;深化優質護理,開展“做有溫度的護士”專項活動;提供個性化用藥咨詢,拓展藥學服務內涵;整合集團病理中心、影像中心、檢驗中心,加強節假日門診和醫技檢查力量;全力打造“掌上醫院”,成立入院準備、采血和標本管理、醫技檢查集中預約“三大中心”,致力實現患者“最多跑一次”。2019至 2021年連續三年榮獲安徽省服務行業居民滿意度調查“醫療業第一名”。
堅持“銳意改革 奮發進取” 持續提升管理效能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領導班子組織專班小組對指標進行詳細解讀,對數據開展審核分析,深度挖掘數據背后的管理問題,打通流程管理“最后一公里”,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醫院通過各類專題會議,狠抓內涵建設,提升薄弱環節,形成績效考核閉環管理,并把績效考核工作與內部薪酬制度改革結合起來,以考核促改進,以考核促發展,實現效率質量“雙提升”。
“十四五”新征程中,在健康中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背景下,醫院將繼續緊抓“科大新醫學”發展機遇,聚焦高質量發展,聚力向一流的研究型、一流的質量效益型和一流的人文型醫院轉型,努力為全省及周邊地區人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為健康中國、健康安徽建設貢獻力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