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年來,肥東縣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樹牢“服務好現有企業就是最好招商引資”的理念,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創新建立項目一體化管理云平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成立重點企業服務專班,設立完善六大管委會運行機制、規上工業企業包保機制等,強化全要素保障,切切實實為發展添動力,為市場增活力,為企業謀便利,助推縣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精簡流程“一網通辦”更高效
光伏企業協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號廠房,工人正在生產光伏板。
前不久,肥東縣昌華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孟先生以一面書寫著“政務服務暖人心 助企紓困解難題”的錦旗,對肥東縣政務服務中心優質高效的服務表達感謝。原來,孟先生為公司辦理施工許可證的過程中遇到了網上申報無法關聯數據的困難,肥東縣政務服務中心工程建設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得知后積極溝通協調多個部門,順利接通數據后為企業重新申報,解決了燃眉之急,保障了復工復產。
肥東縣數據資源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對工程建設類項目等綜合窗口加強管理,要求窗口工作要與報建單位面對面溝通,了解項目實際進展和亟待協調解決的問題,逐一進行答疑解惑,解決項目在立項用地、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證、竣工驗收備案等辦理申報過程中所遇各類問題,并加強對項目前期工作的指導,保障后續審批環節快速跟進,力促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記者了解到,在制度改革方面,肥東縣全面推進“互聯網+注冊登記”,提高服務效率,實現了企業開辦“零費用、日辦結”;降低跑動次數,實現縣級事項“最多跑一次”全覆蓋;優化審批流程,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服務事項由75項整合為45項,確保項目快審批、早落地。目前縣級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壓減至1.37個工作日,平均收取材料數1.03個。推進政務服務區域通辦,梳理“長三角一網通辦”事項清單65項,現已開通17項,跨省通辦事項74項,已辦件超15萬件;設立“蝸牛獎”,有效鞭策了“慵、懶、散”的單位和個人。
“拿地及開工 驗收即拿證”
肥東縣中鐵(合肥)新型軌道交通智能制造基地內試車軌道梁上,跨坐式單軌列車正在進行型式試驗以及安全認證工作。
在工程建設領域,肥東縣創新建立項目一體化管理云平臺,把招商引資項目全部錄入該平臺,強化簽約項目建設分析,形成項目首次接洽、洽談推進、簽約、落地開工、投產的全流程閉環服務,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肥東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自去年9月投入使用,實現對全縣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及重點工程從立項、環評、規劃、土地、建設、招標到投產的全過程動態監督和管理。“通過云平臺,可隨時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建設地點、前期手續辦理的完備程度和推進情況,優化簡化企業辦事流程;可直觀顯示項目建設進度、現場的施工照片和完成投資情況;可直接掌握項目建設或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度和督查督辦等。”
肥東縣一體化項目管理云平臺對設計、監理、施工招標等環節,規定了明確的辦理時限,并設置了超期提醒。“讓大數據、高科技賦能項目建設全過程,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舉牌就驗收’、‘驗收即拿證’,給企業吃下‘定心丸’?!痹撠撠熑吮硎荆壳埃撈脚_收集項目建設問題238個、有效反饋率91%,在平臺上辦結銷號的重點工業項目事項超過200項。
此外,肥東縣住建局高度重視“放管服”改革,按照國家、省、市的部署要求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進駐縣政務中心辦理,實行首席代表負責制。進一步精簡材料、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優化營商環境真正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多措并舉“真金白銀”助企紓困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 對已簽約的項目,肥東縣持續用力優服務,創新推動“好差評”“就近辦”“智慧辦”等特色服務品牌,強化“店小二”意識,審批協調機制,加快項目并聯審批,推進“跨省通辦”與“一網通辦”專窗高效銜接,實現個人事項100%全流程網上辦理和大數據共享匯集,大力推廣“互聯網+審批”模式,切實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在項目保障和推進方面,肥東縣強化協調調度,縮短“進行時”,加快“完成時”,全面提升招商效率。目前,協鑫光伏組件、晶科能源、諾涵智能倉儲機器人、合豐泰柔性玻璃基板、京冶軸承、中建材智能裝備產業園、海辰制藥、正創新零售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成山輪胎、格拉默中國總部、順豐華中供應鏈基地等重點項目陸續簽約入駐;納思達打印機、中鐵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利好接踵不斷。
此外,錨定影響企業發展壯大的用工、資金等問題,肥東縣還深入開展了“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37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分批帶頭深入協鑫、晶科、國軒高科、艾普拉斯、瑞宏機械等200余家企業,召開各類專題會議74次、幫助協調解決各類訴求183件,幫助解決用工1300余人,幫助企業融資14168萬元,兌現政策資金5000余萬元,讓“真金白銀”轉化為企業產能。
彭紅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