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這里孵化中小微高科技企業,也在引企入園時同步組建黨組織,在企業成立之初就通過黨建引領創新創業的方向;
這里提供全方位服務育企創業,也同步打造“理論講堂+青苗計劃+頭雁工程”多層次黨員教育體系,吸收優秀人才加入黨組織;
這里不斷誕生出國盾量子、華米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黨建工作水平持續提升,涌現出多個非公黨建示范點……
這里是合肥高新創業園。作為安徽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這里科技企業集聚、青年人才眾多,不僅是安徽科技成果轉化的雙創主戰場,也是非公黨建的重要陣地。多年來,合肥高新創業園黨委通過獨創的“三同步”孵化器黨建工作模式,為科技創新“栽樹工程”的棵棵“樹苗”筑牢“紅色根基”,讓數千家科創企業在這片“紅色熱土”里茁壯成長。
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講。
“同入”:科創孵化初期同步組建黨組織
全芯智造是高新創業園里的一家年輕企業,匯集了一批EDA、晶圓制造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軍人才,致力于攻堅被稱為“芯片之母”的關鍵EDA技術,助力半導體先進工藝研發和量產。2021年6月,高新創業園黨委在日常企業走訪中了解到,該公司還沒有成立黨組織。黨委辦工作人員迅速組成專班,僅僅十天左右便指導該公司成立了黨支部,推選公司CEO擔任支部書記。
黨支部的成立,為這支力爭填補中國半導體制造空白的年輕團隊注入了新的動力。一年來,全芯智造支部黨員人數由7人增加到40人,其中30歲以下、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黨員占比75%。“我們是一家年輕人居多的初創企業,目標是打造自主可控的制造EDA平臺。黨建工作為青年人才明確了主攻方向,注入了更大的精神動力。”全芯智造黨支部書記、CEO倪捷說。
在企業入園時同步掌握黨建信息、同時開展黨務工作,是“三同步”孵化器黨建工作模式的第一步。“我們建立了黨委班子、黨建顧問和責任樓長全面包聯的‘三級走訪’制,對新入園企業逐家走訪,積極宣傳非公黨建工作要求,爭取企業認同與支持。”合肥高新創業園黨委有關負責人說,新入園的企業,基本都是科技型初創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年輕員工,“黨組織和黨建工作的覆蓋,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制度保障和凝聚力,保證企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壯大。”統計顯示,2021年,高新創業園新建黨組織29家,同比增長141.67%。2022年1-6月新建黨組織10家,新建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31家。
渡江戰役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同育”:構建多層次黨員教育提升體系
科創企業入園后,會得到高新創業園在科技金融、人才培訓、公司管理等領域的全方位培訓和服務;而企業黨組織成立后,同樣會得到高新創業園黨委的大力支持和培育。
“我們構建了‘理論講堂+青苗計劃+頭雁工程’多層次黨員教育體系,針對企業黨員、黨務工作者、黨組織書記的不同需求開展培訓。” 合肥高新創業園黨委有關負責人說,在年均開展20多次學習的同時,高新創業園黨委也認真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選好配強企業支部書記,“企業法人、高管擔任支部書記77人,占總數63.63%。”
園區企業宏晶微電子董事崔瑩瑩就是一名優秀的黨支部書記。她帶領黨員研發團隊,陸續完成多顆芯片的研發及產業化,取得核心自主知識產權500余項。而合肥英睿支部黨員骨干積極參與母公司重大科研項目攻關,成功研發出像元間距8微米(μm)的非制冷紅外熱成像探測器芯片。
“集成電路是園區重要的產業鏈條,集聚了很多上下游企業。我們推動宏晶微電子等龍頭企業成立黨組織,幫助他們發展壯大,通過黨建‘紅芯’,引領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園區入駐集成電路企業77家,總產值近30億元,從業人員近萬人。
老黨員代表集體過“政治生日”
“同出”:黨建水平提升引領企業發展壯大
2013年,華米科技在創新產業園落戶后,合肥高新創業園黨委便協助企業解決了融資、用房、技術成果轉化、困難職工幫扶等一系列問題,企業對黨委充滿了信任。2017年7月,華米科技黨支部正式成立,并于2021年12月升格為黨總支。
五年多來,華米科技快速發展,2018年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和健康云服務公司,產品和服務遍布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的發展成就,離不開黨建的引領。我們探索‘黨建+X’特色工作路徑,激活企業的‘紅色引擎’,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目前,華米科技黨員人數已從剛成立時的6人增加到77人,榮獲安徽省‘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合肥市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像華米科技這樣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黨建水平持續提升的例子,在創新產業園還有很多,“量子產業鏈上的黨建”也是其中之一。如今,國盾量子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量子通信第一股”,公司黨支部黨員50名,支部黨員周雷榮獲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作為黨代表參加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本源量子也在2021年成立黨支部,以黨建促進技術進步;國儀量子黨員牽頭或參與了136項知識產權,研發出國際首臺商用量子鉆石原子力顯微鏡等科學儀器,助力國家高端科學儀器行業振興。
“這些年來,從高新創業園里走出了很多高科技企業的領軍者,也誕生了華米科技‘1224’、高梵電商‘紅心高梵’、金域醫學‘健康哨兵’等黨建品牌。” 合肥高新創業園黨委有關負責人說,2018年以來,園區每年均有企業黨組織榮獲省級、市級表彰,“2020年,高梵、華米獲評首批安徽省‘三強三好’互聯網企業黨建示范點,全省僅6家;2021年,黨委先后榮獲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合肥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反電詐志愿宣傳。
黨建“三同步” 為科技創新播撒“紅色陽光”
一邊將科創企業培養壯大,一邊“三同步”提升黨建水平。高新創業園獨特的孵化器黨建工作模式,也與其機制有關。“2018年2月,合肥高新區黨工委明確高新創業園黨委負責園區內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這讓我們一方面要為企業提供孵化服務,一方面要開展非公黨建工作,這是兩者合二為一同步開展的體制基礎。” 合肥高新創業園黨委有關負責人說,“三同步”黨建伴隨企業全程發展,有效破解了園區企業多、規模小、黨員流動性強、管理難度大等問題。
在“三同步”孵化器黨建工作模式的引導下,高新創業園黨委以企業黨組織為“點”,以產業鏈為“線”,以區域為“面”,以黨建顧問為“紐帶”,形成“點線面+紐帶”的黨建工作格局;依托園區黨組織和黨員,組建5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200余名志愿者活躍在園區反電詐宣傳、疫苗接種動員、常態化疫情防控、公益獻血、愛心助學一線,為園區及企業發展點燃了強勁的“紅色引擎”。
2021年,園區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上繳稅收10.4億元,同比增長均超10%;企業從業人員超3萬人;累計培育國家級高企719家,培育科大訊飛、科大國創等上市公司13家,高新區所有獨角獸企業全部來自高新創業園。2021年6月,黨委作為安徽省孵化器黨建工作唯一典型,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導舉辦的“長三角科創孵化載體黨建工作會議”上專題發言,在全國形成影響。
不忘初心跟黨走,創新創業有作為。未來,合肥高新創業園黨委將繼續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以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為落腳點,通過黨建“紅色引擎”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讓更多科技企業在園區里綻放芳華。
徐金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