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今年5月25日,安徽省暖民心行動部署推進會在合肥召開,10項暖民心行動其中之一便是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在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街道,有一家社區大食堂,正通過多元化服務的模式幫助解決老人吃飯難題。6月22日上午,記者前往該食堂實地探訪。
11點開始售賣午餐的社區大食堂,10點半就已經有幾十位老人在排隊等候。“自己做飯菜太麻煩,做多了吃不完還浪費,在食堂吃飯,方便還便宜。”家住和平家園12棟的張奶奶說,她今年85歲,家里目前只有她一個人生活,她每天中午都來社區大食堂吃午飯,她說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食堂飯菜味道不重,挺適合她口味的,“一葷三素只要十塊錢,黨和政府還補貼我兩塊錢,我很滿意。”
社區老人正在排隊選餐。
“本著指向性補貼和公益性服務的原則,我們街道這邊按社區大食堂供餐人次給予補貼,補貼對象主要為本街道居民中70歲以上老人及殘疾人、低保戶。”瑤海區和平路街道社會事務部主任楊明明告訴記者,70歲到79歲老人補貼10%,充100元得110元;80歲及以上老人補貼20%,充100元得120元;一、二級殘疾人補貼20%,充100元得120元;一、二類低保戶家庭補貼20%,充100元得120元,符合條件居民,攜帶相關證件到社區核實后即可辦理。
記者在社區大食堂注意到,食堂內桌椅擺放整齊、地面干凈整潔、空調和電扇都在正常開放,給人整體感覺比較舒適。
社區老人正在吃飯。
“飯菜干凈、量多、味道好,我都吃胖了。”今年88歲的王奶奶邊吃飯邊摸著自己的臉開心地說。
“我們食堂所用的食材都是我親自去菜市場挑選的優質食材,確保健康衛生。”據社區大食堂負責人楊院長介紹,食堂實行微利經營,一葷三素10塊錢,兩葷兩素12塊錢,三葷兩素15塊錢,不僅有針對老年人的堂食,還針對空巢獨居老人及行動不便人士實行免費“愛心送餐”。“特別是冬天及下雨、下雪天,我們這項服務的價值就更能體現出來了。我今天騎電瓶車送了19單。”食堂工作人員顧大姐說。
據了解,近年來,瑤海區整合現有社區養老資源,規劃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務機構和服務網絡,采取“中央廚房+集體配送餐+小區助餐點+配送入戶”的方式,實施“家門口”就近布點,累計投入800余萬元,建成社區養老助餐服務機構51個,覆蓋66個社區,實現社區養老助餐服務100%覆蓋,精準對接老年人助餐需求,有效解決了部分居家老年人的吃飯難問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