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合肥市蜀山區法院梳理了該院少年法庭近來審理的案件,自正式掛牌一年多以來,該庭審理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1000余件,法官對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實行專門分案、專人辦理,根據案件情況開展心理輔導、法治宣傳教育、回訪幫教等工作,促進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身心健康。
發出首份《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
“在很多涉及未成年人權利的案件中,我們始終堅持‘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司法是守護他們的底線,我們需要用最大的力量去完成這份守護。”少年法庭審判團隊的成員們這樣認為。
3月30日上午,少年法庭法官在對一起離婚案件宣判后,為更好保障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向這對離異夫妻發出了《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要求他們簽署《家庭教育責任承諾書》,責令雙方切實履行起對孩子的監護責任和家庭教育責任。
當事人簽署《家庭教育責任承諾書》
這也是自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以來,蜀山法院發出的首份《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和《家庭教育責任承諾書》。
同時,為幫助更多的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蜀山法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為主題錄制了視頻微課贈送給轄區的中小學校,以法論事,向家長們講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依法帶娃,依法承擔實施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有效監護、教育、尊重孩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法官半月辦結變更撫養權案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孩子雖是主角卻又沒有主導權,最容易受到傷害,針對這一問題,蜀山法院積極完善涉未成年人案件訴前調解機制,邀請調解員對涉及到未成年人父母離婚糾紛案件進行訴前調解,并在調解過程中,歸納矛盾焦點、家庭成員信息等形成反饋信息表并附卷。
如果調解不成,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承辦案件后,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案件詳情,將這類婚姻家庭糾紛的風險隱患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3月7日,在蜀山法院的少年法庭內,吳女士就在法官的溝通協調下,獲得了孩子的撫養權。三年前,吳女士與前夫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婚生子由前夫撫養。今年,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就讀,為了讓孩子可以在吳女士名下房產所屬的學區就讀,吳女士向法院請求變更撫養權。
收到這起案件后,為了不影響孩子正常上學,確保在學校報名之前變更撫養關系,承辦法官在訴前調解階段就開始介入協調,僅半個月就成功辦結此案,為孩子解決了入學難題。拿到調解書后,吳女士一再感謝法官的高效調解。
法官上崗小學法治副校長
“同學們,如果在學校受到欺凌應該怎么辦???”“課間休息的時候,可以在走廊上追逐打鬧嗎?”5月27日,蜀山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劉華受聘擔任合肥市稻香村小學法治副校長,并現場上了一堂生動精彩的法治課。
劉華緊緊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等與青少年息息相關的法律,再結合日常審判工作中遇到的校園安全案例,告訴同學們如何機智應對危險,保護自身安全,號召同學們自覺學法懂法,守法律己。
課程結束后,法院干警還向學生們發放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手冊和宣傳書簽,讓大家可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更加深入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青少年處在形成是非觀念、建立守法意識的關鍵年齡段,法治教育不可或缺。自少年法庭成立以來,一直在積極延伸審判職能,不斷探索、創新校園普法形式,先后通過法治教育進校園、公眾開放日等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多樣化多渠道進行社會面的宣傳。
西園新村小學學生走進蜀山法院學當”小法官“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