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隨著氣溫升高,“加拿大一枝黃花”加快生長。5月12日,記者從合肥城市管理部門了解到,連日來,城管(園林)部門組織綠化工人趕在“加拿大一枝黃花”植株剛剛成形之前進行清除,盡力減少其存活數量。
5月12日早晨,在合肥翡翠湖風景區,樹林中一株株綠植長勢旺盛,不少植株已經1米高,綠化工人使勁將植株連根拔起,然后裝車運走。“加拿大一枝黃花雖然名字很美,看上去綠意盎然,但卻是外來入侵物種,其主要生長在河灘、荒地、公路旁、農田邊,根莖發達,繁殖力極強,傳播速度快,與周圍植物爭陽光、爭肥料,直至導致其它植物死亡,被稱為霸王花。”該景區管理處負責人陳思表示。此時節,“加拿大一枝黃花”正處于幼苗萌發期,生長量小且莖稈尚未木質化。對此,景區提前清除其幼苗,可以有效維護景區植物平衡。
合肥經開區城管局負責人介紹說,近期,在河道、高速公路兩側、防護林和一些空地,“加拿大一枝黃花”生長迅速。趁其“羽翼未豐”,連日來,城管部門組織綠化工人進行集中清除。“所有被清除的植株都會打包運走,曬干后粉碎制成生物質肥料。”該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該區已清除6400余株。根據計劃,在5月底前,將完成頭遍清理工作。
據了解,“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于北美,上世紀30年代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中國,后來擴散蔓延成雜草。它的生命力很強,一株可以形成2萬多粒極小的種子,可以隨風傳播,鳥類等動物也可能成為種子的傳播者。因危害巨大,其早已被列入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它根系很深,難以被徹底清除,但采取循環清理的辦法,可以擠壓其生存空間,減輕對生態的損害。” 相關園林專家說道。
在合肥地區,“加拿大一枝黃花”一般于3月上旬萌芽,4至9月為生長期,10月中下旬開花,11月至12月中旬種子成熟,一株植株在第二年就能形成一叢,如果大規模噴灑農藥滅殺,既不環保也低效。城管部門呼吁,如果市民發現其蹤跡,可以向轄區農林、城管部門反映,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蔡青松 袁坤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