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開辦便民食堂、加快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暢通居民出行……種種便民利民舉措,讓民生福祉不斷增進;政務審批精簡加速、當好“金牌店小二”……種種改革創新,讓百姓和企業辦事更方便,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從2021年以來,長豐縣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高質量發展、改善民生相結合,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幸福”,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為長豐縣“兩新一示范、三區一中心”建設凝聚更大力量。
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提升百姓幸福感
錦湖社區食堂、徐橋社區惠民食堂、雙墩鎮泉河路社區的老少食堂……一年多來,長豐各地涌現了不少暖心食堂,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周邊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吃飯難的問題。為了給群眾辦實事,長豐縣通過政府提供場地、提供補助等多項政策,構建健全的社區助餐服務體系,市民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餐飲服務,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2022年2月22日早晨6點30分,春節后開學第一天,兩輛全新的公交車準時停靠在金寧路臨時公交站牌,讓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開心。“咱們的專線規格越來越高啦,不僅更寬敞、舒適,位子也比去年更多。”一位送孩子上車的家長高興地說。定制公交的再次起航,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家門”到“校門”之間的交通難題。這是雙鳳經開區峰寧社區圍繞群眾“直觀感受、直接受益”而辦的實事之一,希望以此用心用力解決好基層困難事、群眾煩心事。
據了解,“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展以來,長豐縣瞄準問題短板、鎖定民生需求,持續辦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各項老百姓關心的事情。組織開展好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將老舊小區改造等納入重點推進項目……通過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長豐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為居民打造高品質生活。
當好“金牌店小二” 成立全省首家縣級代辦中心
長豐下塘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是長豐縣規模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之一,也是合肥“芯屏汽合”產業布局的重要力量。為了推動項目建設,長豐縣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各項調度制度,開展“周六解題”,保障要素供給,為項目提供“金牌”服務。“一天都沒耽擱,這邊審批結束立馬公示,走下一步流程。為了能快點、再快點,在符合各項手續的前提下,所有前置工作我們都是并排往前推的。”專班成員之一、下塘鎮經濟發展局局長林開新說。
在長豐縣無微不至的保障下,長豐下塘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創造建設“新速度”,部分廠房設備已進場安裝,一期項目預計今年6月底投產下線,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超600億元,預計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總產值1000億元,下塘“汽車城”的愿景指日可待。與此同時,按照構建“關鍵核心零部件-整車-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發展格局,長豐縣加強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及配件產業招商,實現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合肥“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產業布局注入新動能。
為了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讓百姓、企業辦事更加方便,長豐縣落實“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對納入政務大廳管理的事項,長豐縣進行流程再審核、再梳理、再精簡,審批服務事項即辦率達80%,實現一般企業開辦時間1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3個工作日即可辦結。同時,長豐還開辟自助辦理服務區,實現政務服務7×24小時“全天候”“不打烊”“隨時辦”。
長豐在合肥全市率先上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已受理幾十個事項約200個辦件,發放近兩百個證照。為了當好“金牌店小二”,長豐成立全省首家縣級代辦中心,為在長豐投資企業提供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直至投產過程中的所有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一站式”全程代辦服務,辦理事項審批時限由法定時限321個工作日縮短至42個工作日。
全市率先制定方案 瞄準“七大實事”
如何為群眾辦好實事,長豐也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打法”。
據了解,該縣率先在全市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全縣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帶頭,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辦好“服務大局、保障民生、便民利企、鄉村振興、基層善治、興企有為”等七方面實事,并要求各單位制定項目清單,研究制定具體落實措施,明確項目責任人,限定時間節點。
同時,長豐縣將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第一步,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群眾、生產一線、窗口單位和服務對象,廣泛聽取意見,進而有針對性地推出惠民政策、民生工程和便民舉措,解決鄉村振興、醫療教育、辦事辦證等共性問題,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同時,長豐縣還創新方式,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志愿服務活動,努力深化“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
對標滬蘇浙 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和“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中,長豐縣還對標滬蘇浙先發地區,提升政府服務水平。
在制度上,全縣各級對滬蘇浙既得經驗“拿來即用”,形成制度成果近百項。在社會民生類領域,縣交通運輸局對標溧陽1號公路,對淮南北路、造楊路等10條共計155公里農村公路,施劃彩虹標線。而縣政協也對標如東縣,打造“小微協商”議事室,推動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在實踐上,一批創新做法逐步實施,形成實踐成果上百項。比如,縣衛健委對標嘉善、溧陽,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縣稅務局對標昆山市稅務局辦稅服務廳“5Q”質量管理,推行窗口服務“溫情服務四步法”“4+4”服務流程等,打造“長滿意”納稅服務品牌,贏得百姓和企業的好評。
下一步,長豐還將繼續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心用情為民辦事,推進經濟社會更加高質量發展。
王葉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