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春耕生產已進入關鍵時期,合肥市肥東縣一些種糧大戶開始忙著栽種再生稻。據悉,肥東縣今年計劃1.5萬畝再生稻已陸續開始栽插,農戶們緊抓農時春耕春種,確保夏糧穩產豐產。
4月19日,在肥東縣店埠鎮王軍民家庭農場的農田里,兩臺高速插秧機開足馬力,在平整的耕田里來回穿梭,伴著機械的轟鳴聲,工人們運秧、擺秧……忙得不亦樂乎。
“近年來,在縣農技專家的精心指導下,我連續三年從事再生稻種植,從最初的100畝發展到現在的300畝,二季稻畝純收益在450元以上,加上水稻頭季收益,種植再生稻總體效益相當可觀。”農場主王軍民介紹再生稻生產情況。“一臺插秧機一般由兩個人操作,一天可以栽插40余畝,比人工栽插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秧苗通過插秧機移栽大田后,發苗快,苗齊苗壯,抗病蟲害力強,同時機插水稻的產量要比人工移栽和直播水稻的產量高。”
目前,廣大農技人員及時分赴肥東縣域各地,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水稻苗期田管,確保秧苗返青快,早分蘗。“下一步,將加大對春耕生產的技術指導力度,制定技術方案,通過微信、抖音等網絡手段開展線上技術培訓,指導農業生產,為奪取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基礎。”肥東縣農技中心副主任王德兵說。
近年來,合肥市細化政策措施,持續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790.72萬畝,總產量294.13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0.72%和1.79%,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84.3%,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和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稱號。
高業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