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小小“菜籃子”,事關“大民生”。疫情防控之下,合肥市出現市民搶購囤積蔬菜糧油的傳聞,那么合肥市蔬菜糧油供應情況如何?4月13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走進合肥市最大的“菜籃子”百大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合肥市蔬菜糧油的價格和供應情況。據了解,目前合肥市蔬菜糧油肉類產品供應充足,蔬菜價格本周開始地產菜和長途調運菜都有所下跌,跌幅約在10%。政府儲備糧可保障全市居民3個月的市場供應量。
地產菜和長途調運菜價格均有所下跌
4月13日下午,在合肥市百大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記者看到,韭菜、西紅柿、冬瓜、茄子、青椒、黃瓜……市場內的家常蔬菜應有盡有。“這個星期菜價開始下降了,山東的青椒之前都是5塊錢一斤,現在差不多3.9元一斤。四月青之前1.6元-2.8元一斤,現在1.2元-1.6元一斤。”該批發市場蔬菜經營戶李老板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這周以來天氣轉好,本地地產菜蔬菜供應量充足,價格降低,長途調運菜價格也有所回落。
在售賣冬瓜的攤位前,老板告訴記者,作為小眾菜,冬瓜近期的批發價格一直在2.2元-2.6元左右,“跟夏季比確實貴了一些,但是這個季節冬瓜菜價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比較穩定。”
銷售韭菜的經營戶告訴記者,近期合肥地產菜的供應量比較充足,比如廬江的韭菜上市了,現在的批發價格基本在1.5元-1.8元之間,而之前在1.8元-2.5元之間。“蔬菜價格主要受天氣影響。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長途調運菜的運輸費用增加了,油價也在增加,所以之前菜價會高點。但本地菜供應量上來了之后,價格估計還會再下跌一些。”該經營戶說。
政府儲備糧可保障合肥市3個月市場供應量
記者從百大周谷堆大興物流園信息中心了解到,近一周(4月4日-11日)該園區各類農產品儲備量23000多噸(在場、在途),其中蔬菜儲備量6500噸,水果2000噸,糧油7000噸,冷凍品6000噸,肉類1600噸。
就蔬菜市場交易情況來說,百大周谷堆大興物流園蔬菜市場日均進場量5000噸,整體菜價穩中有跌,主要為前期漲幅較為明顯的地產菜價格開始回落。而畜禽肉類市場交易方面,畜禽肉類市場日均進場量500噸,整體量、價穩定。由于豬肉供應充足,白條豬肉交易持續平穩運行,批發價在7.00-7.40元/斤。糧油市場交易方面,糧油市場日均成交量1700噸,各種米、面、食用油以及雜糧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水果、水產、冷凍品、副食品、禽蛋市場交易相對穩定。
“為應對緊急突發事件,我們園區密切關注國內疫情變化,必要將適時加大農產品儲備量。”百大周谷堆大興物流園信息中心相關人員說,該園區鼓勵經營戶加大產銷銜接力度和農產品調運,特別是耐儲蔬菜(長途菜)、肉食、禽蛋等農產品,以保障市場供應及價格穩定。“為保障供應,防止疫情對農產品供應、運輸產生不利影響,我們積極與省內二級市場及周邊生產基地保持密切聯系,了解供銷、生產情況,確保農產品調配。”
據介紹,該市場信息中心安排專人做好農產品價格、品種、貨源等信息的監測分析和報送工作,及時分析、掌握市場供求信息和價格動態,上報政府職能部門,并且打擊哄抬物價,囤貨居奇等行為。
合肥政府儲備糧油的情況怎么樣?合肥市發改委價格監測處四級主任科員陳紅亮介紹,目前政府儲備成品糧3萬噸、成品油3800噸,特別是地方儲備糧(省市縣三級)33.87萬噸,可保障全市937萬人口3個月市場供應量。再加上一些企業的庫存,整個合肥市糧食供給非常充裕。
所有入園人員均實行“24小時一檢測”
疫情之下,如何做好“菜籃子”的防疫工作?4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百大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現場看到該市場入口設置了機動車、三輪車和人行三種通道,該批發市場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出示行程碼、安康碼,同時必須要持有24小時以內核酸檢測報告,再通過智能人臉識別測溫系統后才能入內。
百大周谷堆物流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周谷堆農產品物流園供應全市70%以上農產品,是保障市場供應和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連日來,該園區及屬地防疫人員日夜不休,所有入園人員均實行“24小時一檢測”。“我們這里人流量巨大,要讓每一位出入農批市場的人員自覺接受測溫和健康碼核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智能人臉識別測溫系統上線后,亮碼測溫放行,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該負責人說。
據悉,周谷堆農批市場入口設置了機動車、三輪車和人行三種通道,出入人員僅需在對應專用通道的健康碼人臉測溫一體機前亮碼測溫,安康碼及體溫查驗正常后通道開啟,人員和車輛安全進入市場,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減少工作人員的時間與精力,另一方面也能做到精準防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