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鎖定管線漏點破難題 中國科大專家團隊為合肥南站地下結構做“B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日前,一封來自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站的紅頭感謝信寄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中提到,在該校多位教授、工程師團隊的幫助下,在未破壞地面的情況下,成功定位了合肥南站內地埋地熱管道漏水點。

信中還提到,此舉也為及時完成合肥南站空調系統維修、保證南站運行安全、保障廣大旅客在春節期間的溫馨出行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幫助,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科大人”出色的專業素養和無私奉獻的精神……4月7日,記者聯系到牽頭該項工作的中國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王寶善,請他揭開了這一突發事件背后的“科技面紗”。

感謝信

遇到難題尋求中國科大幫助

2021年底,合肥高鐵南站陸續接到旅客的反映稱,候車室內的空調不怎么制熱。與此同時,合肥高鐵南站方也發現,用于空調系統的地下管線里的水抽不上來,四臺空調機組有三臺不工作,這讓他們感到很著急。

春運就在眼前,事發突然,他們找到多家專業公司希望進行維修,可是依據現有的技術手段,對方均表示束手無策。抱著一線希望,去年年底,他們又輾轉聯系到中國科大的專家團隊,希望得到幫助攻克難關。

王寶善教授告訴記者,合肥高鐵南站在建設之時就采用了低碳環保的的地源熱泵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夏天把熱量存到地下巖層里,冬天再把熱量取出來取暖,達到循環熱量錯峰使用的目的。在系統的實際使用過程中,會用到大量的管線,通過注入管線水的循環使用來存取熱量。

探測作業現場

今年元旦期間,中國科大專家團隊受邀來到南站現場勘查,很快他們就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解決方案。“既然漏水,地下肯定會有反應。”王寶善教授表示,中國科大地空學院地球物理專業主要是做地球內部成像以及地下結構的工作,于是他們決定從這一角度對漏水問題重新進行考量,并準備開展地下結構的探測工作。

專家團隊為地下結構做“B超”

由于施工位置在公交場站,為了不影響市民的出行,專家團隊在前期進行管線大致摸排后,于今年1月5日夜間正式進場開展精細工作。當天,該校多種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地球物理儀器被運到了現場,先進的地下結構分析方法也開始運用。

“一方面我們要聽地下的聲音,另外我們還要給地下結構做個‘B超’,了解究竟是哪里有病變和病灶。”王寶善教授告訴記者,他們在現場鋪設了光纜,并布設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光纖振動/聲波檢測儀開展探測工作。

現場使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檢測設備

記者了解到,這一設備可不簡單。它使用現有通訊光纜可以進行地震監測、地質災害預測、地下結構成像、城市地下空間探測等。2021年6月,它被部署在合肥紫蓬山進行連續觀測,已成功監測到2021年定遠縣2.3級地震(6月4日)、宣城2.7級地震(7月22日)、菲律賓6.6級地震(7月24日)、臺灣宜蘭縣5.8級地震(8月5日)等一些區域和全球地震。它也是由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旸、趙東鋒團隊與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王寶善、姚華建團隊合作成功研制的。

現場開挖確認的漏水點

好消息很快傳來。由于B超探測精度較高,在其它多種設備的互相印證下,當天專家團隊經過一個通宵的努力,終于鎖定了合肥南站地下管線漏水的“病灶”。開挖工作隨后推進,讓施工人員感到敬佩的是,實際定位出來的漏水點位置與開挖后進行比對,幾乎分毫不差。隨后,其它兩個漏水點也被找到。目前,合肥高鐵南站的地源熱泵系統運作狀態健康。

用科技服務社會很有成就感

“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時隔數月,在收到這封感謝信后,王寶善教授也獲得了莫大的鼓勵。他告訴記者,此前他們一直在做基礎研究方面的工作,這是很重要也是具有引領性的,而通過基礎研究發展出一些新理論、方法、技術,也使得他們具備了解決實際問題服務社會的能力。

比如今年以來,他們就做了很多“接地氣”的事情,由他們研制的設備還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亮相”。記者了解到,北京冬奧會冰壺賽場對溫度的要求非常嚴格。冰面的溫度、場館的濕度、空氣溫度、比賽場館的形狀都會影響冰面質量。隨著比賽的進行,溫度也會發生變化,需要相應地及時調節冰面的溫度。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旸教授、趙東鋒教授團隊、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王寶善教授團隊自主研制的高精度光纖溫度監測系統,在本屆冬奧會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全程參與冰壺賽事保障,以科技力量服務冬奧會。

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該校專家團隊在合肥徽州大道利用城市光纖做的城市地下探測等工作也在推進中,未來他們還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城市建設,發揮科技作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王翠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霸榜!中國科大“祖沖之號”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2年2月28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中國科大在制備大面積天藍光鈣鈦礦LED領域中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團隊通過刮涂過飽和的鈣鈦礦溶液來調控成核生長過程,成功制備出了大面積、高效率的天藍光鈣鈦礦LED,向鈣鈦礦LED照明的商業應用邁進了重要一步。

中國科大多語種專項科技成果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

在剛落下帷幕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這些高科技的應用助力賽場內外的無障礙溝通,詮釋了“天下一家”的理念。這些應用的背后正是中國科大多語種技術研發的成果。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石棉县| 延安市| 安顺市| 易门县| 法库县| 嵩明县| 祁东县| 溧水县| 莱芜市| 阆中市| 西乌珠穆沁旗| 铜川市| 微博| 集贤县| 张家口市| 通辽市| 平利县| 周至县| 恩平市| 长汀县| 伊宁市| 云安县| 兴隆县| 盐边县| 仙桃市| 峨山| 水城县| 荃湾区| 鹿邑县| 贵州省| 芷江| 新余市| 花垣县| 伊宁县| 垣曲县| 新竹县| 屏东市| 德令哈市| 莱西市|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