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治療一線在醫院,防控一線在物業”,當前國內本土疫情已經呈現了點多、面廣、頻發的態勢,全國新增本土感染者仍在快速增加,內防擴散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一環。物業作為基層社區治理體系的中堅力量,構筑起了社區抗擊疫情的堅實防線。連日來,合肥市600余家物業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奮戰在新冠疫情防控第一線,致力于為廣大市民構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
商業+住宅:開展“無死角”消毒
疫情當前,合肥市各級物業主管部門不間斷加強督查和指導,要求全市各物業服務企業全面加強小區環境清掃保潔力度,加大電梯、樓道等公共環境的消殺頻次,對垃圾桶、快遞等有可能污染源的設備和物品進行網格化消毒作業,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作為廬陽區富世廣場小區的物業經理,新亞物業公司的趙敏連日來始終堅守疫情防控一線。“我們這個小區比較特殊,與發熱病人的接觸可能性增大,疫情防控容不得一點馬虎。”位于宿州路的富世廣場,一路相隔便是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發熱門診。冬春交替,是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等疾病高發季節,各個醫院的發熱門診人流量也明顯增加。
如何最大程度避免居民與發熱門診患者的接觸?趙敏帶領30多個物業人員連夜開會討論。讓趙敏苦惱的是,原先為了緩解醫院看病停車難問題,該小區地下車庫是面對社會公開開放的。很多前往醫院看病的患者會把車停在該樓地下車庫,并搭乘電梯從負一樓上到一樓,進出都需要進入該小區的卡口。
守好富世廣場的進出關卡成了富世廣場小區物業人心頭上的一道難題。“小區人流量太大,沒辦法控制人員進出,給防疫工作增加了難度。”趙敏坦言,除了地下車庫的對外開放,該棟樓的日常來往人員也比較難管理。很多業主把房間租出去作為賓館或者公司使用,加上小區1-6樓的商業區域開設了很多門店,外來人員很多且流動性很大,每日人員流動量達到1萬多人次。
為最大限度避免業主與病菌的接觸,趙敏帶領30余名物業人員,“網格化”對樓道、電梯間、垃圾桶周邊、衛生間、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開展“無死角”消毒,安排專人對垃圾桶、垃圾車進行噴殺消毒,在人群流動較多的地方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投置箱”,防止二次污染。對單元門把手、電梯按鍵等部位,不間斷地使用酒精進行消毒,力爭實現消殺零盲區、全覆蓋。
“為了做好全區物業管理區域的疫情防控工作,我們局特別成立物業管理區域疫情防控專班,下設11個督查小組,對11個鄉鎮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督查檢查。”廬陽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局要求全區各物業服務項目進一步做好防“疫”消殺工作,每天對物業區域公共部位進行消毒,突出電梯間、單元門廳、主要進出口等消殺重點部位,并且視情增加消殺頻次,持續加強物業管理區域疫情防控督查工作。
醫院:設置門崗24小時防疫值守
3月中旬,合肥市一些市民的安康碼突然轉為黃碼,并收到提示短信,被告知與新冠確診病例同時空交集。有的人急急忙忙跑到醫院要求進行核酸檢測,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南區核酸檢測人員一時間猛增,數量是平時的十多倍。
“我的安康碼怎么變成黃碼了?”“什么是時空伴隨者”“我是不是要被隔離了?”……市民們焦急地發出詢問。作為醫院的物業管理方,美而特物業管理公司迅速組建了突擊隊,分4個梯隊保障市民核酸檢測。他們維持現場秩序,疏導路面交通,確保待檢人員保持安全距離,為行動不便人群提供幫助。同時,還特別成立了科普宣傳小組,將市民關心的黃碼問題匯總并進行解答,做到人人知曉,心中有數,可以實時向市民科普,緩解焦慮情緒,樹立正確防疫意識。
萬旭是中國科大附一院南區秩序維護部治安主管,3月14日接近晚間12點,他剛把一天的工作歸納整理匯報完畢,準備躺下休息,突然接到了院方電話通知。因醫院臨時增加夜間核酸檢測點,需要安排人員緊急協助核酸檢測。“其他同事白天都是超負荷工作的狀態,這個點肯定睡下了,我當時想肯定要立馬過去。”一接到通知,萬旭立刻起身著裝,提前到達檢測點,維持現場秩序,確保待檢人員保持安全距離,這一直忙到接近凌晨3點鐘。
夜間核酸檢測完成,看到夜班運送工作量大,人手不夠,他又主動協助取藥、送藥、送標本,忙到天亮才停下。回到辦公室,萬旭找了張折疊床就和衣而眠。第二天一早,又準時準點出現在工作崗位上。
為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包括萬旭在內的數百名物業工作人員,連日來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第一時間做好防御部署。他們設置門崗24小時防疫值守,對進院人員、車輛進行“一戴一測一查一問”,規范外來人員登記。
據悉,疫情防控以來,合肥市各物業服務企業在所服務的項目入口,按要求設立檢查、登記、測溫卡點。值班人員不畏風雨,不分晝夜,夜以繼日,助力疫情防控,守住末端防線,筑牢“外防輸入”的堅固防線。
住宅:對進出小區人員、車輛嚴格查防
3月21日,合肥出現倒春寒天氣,風雨交加,氣溫驟降。面對近期國內出現多點散發疫情異情,部分區域必須進行全員核酸檢查,位于長豐縣的京冠華府小區在檢測名單中。得知消息后,該小區物業鴻鶴公司發出緊急通知,由項目經理黃健坐鎮指揮,全體員工緊密配合醫護隊伍開展核酸檢測采集工作,還為采集現場帶去了2000只口罩。
京冠華府項目住戶2000余戶,居住人員約數千人,集中采樣工作難度大,為確保檢測順利、快速、有效進行,采樣現場搭起了大棚。物業人員分工明確,協調秩序、配合掃碼、分發口罩。在物業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下,風雨中居民們全程佩戴口罩排隊等候,采樣工作有序進行。“放輕松,抬點頭,啊……”拿出長棉簽,找準咽部位置,飛快擦拭,然后裝入試管……點位上,每一位“大白”全副武裝,動作精準嫻熟,進行著反復的采樣操作。
在小區入口處,物業人員正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對進出小區人員、車輛進行嚴格查防,要求掃安康碼進出,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截至3月22日凌晨2:00點,歷經約20小時的第一輪采樣才結束戰斗,志愿者們的辛苦付出和精心服務得到了廣大業主的贊許。醫務人員身披“戰袍”,披著一份責任和使命;志愿者身著紅色馬甲,顯現出一份付出與擔當。
據悉,此輪疫情以來,合肥市600多家物業企業嚴格配合屬地街道社區防疫要求,對外來人員做好登記,進一步做好防“疫”消殺工作,保障居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并且盡所能降低小區管控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與此同時,各縣區住建局第三方巡查單位每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對檢查出的問題要求物業企業負責人立即整改,同時將通報轉發到物業工作群,督促被檢查單位對檢查出的問題落實整改,致力于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墻”。
梅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