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1年10月,備受關注的龍河口引水工程開工,目前,工程進展如何?記者從安徽省水利廳獲悉,龍河口引水工程取水口Ⅱ號段圍堰已經合龍,工程預計2023年年底前完工。建成后,每年將為合肥新增1.2億立方米原水,為合肥、肥西及舒城縣等地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工程取水口Ⅱ號段圍堰合龍
3月7日,記者采訪了在龍河口水庫落花沖副壩施工現場的人員,該人員稱,這里是龍河口引水工程的取水口,工程建設內容含長277米的引水渠、主體結構高36米的閘室和長140米的交通橋。為了給建筑物干地施工創造條件,安徽水利開發有限公司龍河口引水工程施工1標段項目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地開展圍堰填筑施工。
圍堰施工現場。
據介紹,目前在施工現場,100多米長的圍堰從岸邊向水面深處延伸,2臺挖掘機、1臺推土機在略顯狹窄的平臺上來回穿梭,不時有大型自卸車傾卸石塊沉入水下……該項目現場技術員遲正介紹:“依據水庫的地理條件,全長320米的圍堰分為3段施工,需土石方11萬立方米。昨天剛剛完成長117米的Ⅱ號段圍堰填筑,相當于全部工程量的四分之一。”據介紹,目前開始填筑Ⅰ號段圍堰,長130米,圍堰高達16.81米。
“現在我們調集了40多輛自卸車,從舒城城關運來土方,從霍山縣運來石方。”遲正說,按照工期安排,5月10日前完成Ⅰ號段圍堰填筑施工,再用3天時間完成Ⅲ號段圍堰填筑施工,6月15日前完成高壓旋噴樁施工,隨即開展基坑排水、引水渠及水閘施工。
預計2023年年底前完工
據介紹,合肥城市用水主要來源于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引上游淠河灌區水源,從大別山水庫群調水補給城市供水量逐年上升,已經很難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清潔水源的需求。因此,需要開辟新水源,進一步提升城市供水保證率。
龍河口引水工程是合肥市、六安市聯合建設的重大戰略性跨區域調水工程,總投資超過15億元,設計輸水總規模60萬立方米/日。工程調水起點為舒城縣龍河口水庫,距取水口18.52千米處設置舒城縣分水口,后引水至肥西縣磨墩水庫中轉調蓄,經磨墩泵站加壓,與配套原水管連接,引入合肥市七水廠和八水廠,工程線路總長近53公里。
安徽水利開發有限公司龍河口引水工程施工1標段項目部執行經理李鑫介紹,項目沿線正在按計劃開展征遷工作,工程即將全面鋪開,預計2023年年底前完工。建成后將為合肥市、舒城縣城市供水開辟一條新的輸水線路,實現合肥市水資源多元化配置,提升原水保障能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王春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