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月17日,位于合肥市蜀山區望潛交口西南角的北亞安置房項目,正式開始了第一次順序分房。原肉聯廠生活區的六百多家老住戶齊聚望潛華庭小區,終于圓了“新居夢”。
1號選房居民選取新房
合肥望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西南角,原來是肉聯廠和北亞食品公司。當年,這里曾是合肥歷史上第一個通天然氣、通自來水和有線電視的國有企業職工宿舍區。但這片區域的房屋多為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建設的,為老式磚混結構,房屋面積較小、樓房陳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線老化、道路破損等問題,居民多次向街道和社區反映,要求將北亞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2014年初,軌道三號線工程建設開始啟動,根據規劃將征遷小區6幢樓190戶。為此,合肥市蜀山區結合北亞小區居民的整體改造意愿,將北亞小區進行整體舊城改造,并作為該區重要的民生工程。
北亞回遷安置小區。
北亞安置房項目分房項目于2019年3月29日開工,經過三年多建設,桿線下地、道路平整、綠化配套、活動場所新建、停車位達到了一比一……北亞小區徹底脫胎換骨,迎來新生。改建后,該小區住宅71488平方米,社區配套835平方米,綠地率40%,共有機動車停車位750輛,小區內還配置了9個班級的幼兒園。
“運氣比較好,一下就選到了自己想要的戶型,樓層也是我喜歡的高度。”2月17日上午,居民曹阿姨手里拿著剛選到的房號,心情非常激動。她原先“蝸居”在北亞小區5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中,年久失修的房屋曾讓她苦不堪言。
小區以前情形
此次北亞小區安置分房套型為五種,安置房源共涉及9棟732套,2022年2月17日上午7:00開始至2月18日結束,兩天實際分房六百多套(北亞小區相應套型房源全部納入本次分配)。
據介紹,該項目遵循按照“群眾自愿、綠色回遷”的原則和相關拆遷文件規定和程序,以每樓棟為單位召開居民會議,推選居民代表,讓他們共同參與到舊城改造工作中。
劉泉 劉亞萍 徐利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