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這幾天媽媽的精神狀態怎么樣?”“銀耳、小米都在鍋里泡著,你回去直接熬就行……”2月10日,在合肥火車站的站臺上,乘務員劉紅接過愛人楊威手中的陪護證,完成了家庭工作交接。春運中,這樣的工作交接,在劉紅的生活中早已成為習慣。
劉紅在工作中
今年50歲的劉紅,是中國鐵路上海局合肥客運段泰深車隊一名列車員兼廣播員,楊威是后勤供應車間一名駕駛員,負責運送食品進站上車。他們是一對普通的鐵路“雙職工”,也是一個“特殊”的家庭。由于劉紅婆婆患病半年來,一直住院需要人照料,倆口子一直值“對班”,劉紅下班時愛人楊威當天接班,不能同時在家。
夫妻倆完成工作交接
“盡管這樣交接,每次還有半天‘脫崗’。”劉紅苦笑說,好在讀大學放假在家的兒子也能“頂崗”。今年春運前,同樣干了一輩子鐵路工作的婆婆。為了讓兒子和媳婦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工作,雖然臥病在床,一向節衣縮食的她,拿出退休金讓劉紅找個護工,負責夜間照料,并叮囑劉紅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崗。
2022年春運,是劉紅的最后一個春運,“作為列車廣播員,春運疫情防控宣傳責任很大。”劉紅說,雖然即將退休,也要堅守自己的崗位,扛起自己的職責。在列車中午和晚間停止播音時間,劉紅常常走出廣播室,去車廂里轉轉,提醒乘客為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負責,戴好口罩,下車回家后勤洗手。
“客運工作就是這樣,我們兩口子也習慣了,馬上退休就幸福啦!”在聚少離多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性格開朗的劉紅很看得開,站臺也成了夫妻二人生活和工作中最多的“交集”。
郭登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