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很少有人知道,在列車上還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每天忙碌在行李車廂中,為行李包裹的安全順利運輸保駕護航。他們的名字叫列車行李員,59歲的徐玉勇就是其中之一。
2月6日,徐玉勇整理了下制服,帶上對講機、視頻儀、打點機、工作印章、《列車行李包裹運輸密度表》、《客運班組臺賬》等備品和臺賬,像往常一樣再一次登上了合肥開往廣州東的T221次列車,開始了單程19個小時、全程76小時的乘務工作。
作為一名行李員,他記不清這是他第幾次在列車上過春節了。1980年,17歲的徐玉勇成為了一名鐵路工作者,從此便與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一干就是42年。一聊起當年的春運,老徐一臉感慨,“那時旅客多,車還少,又擠又臟,和現在條件差太多了。”
2008年7月,因職務調整,徐玉勇開始了他的行李員職業生涯,沒想到,一下就干到快退休了。少言寡語的他,每次談起行李包裹的話題,總有說不完的話。他說,行李的擺放要講究重不壓輕、大不壓小、方不壓圓,不能堵門,也不能超高;要擺得穩,防止行李坍塌,還要留出通道;不同到站的貨物都要分開擺放,遠的放里面,近的放門口,如果沿途好幾個站都要裝行李,那要從一開始就要預留空間,提前做好預想。易碎品、易受潮品和不同站點的貨物擺放都有講究……總的來說,行李員可以說是一個技術工種。
除了注意行李包裹擺放的要求之外,行李員的職責更多的是負責行李包裹的管理和維護,保障貨物在火車運行過程中的安全,還有許多工作流程。火車開行后,行李員每個小時都需要巡邏一次,并到固定的地方“打卡”記錄。老徐說:“工作中不能偷懶,一定要確保行李包裹的安全?!笔畮啄赀^去了,經他手的行李包裹多達十萬件。工作認真的他,從未發生過一件行李丟失或是損壞。下班后還要填寫《列車行李包裹運輸密度表》、《客運班組臺賬》、上傳視頻資料等后續工作。
今年的春運對于徐玉勇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因為再過3個月他就要光榮退休了,今年是他的最后一個春運。說到退休,徐玉勇舍不得離開他的126平米的車廂,離不開他經手的十萬件“特殊旅客”。
張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