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春節將至,雨雪來襲,為確保流浪乞討人員等街頭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救助,近期,合肥市推行以市級救助管理站為龍頭、縣級救助站為基礎、鄉鎮(街道)救助服務點為補充、村(居)網格員發現報告為依托的“四級聯動”救助工作格局。1月25日晚,合肥市民政局連夜召開全市民政系統防范應對雨雪冰凍天氣專題部署會。1月26日早晨,又專門召開了防范應對雨雪冰凍天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專項調度會,針對城區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進一步細化分解任務,壓實分片包保責任。督促救助管理機構關注天氣變化情況,開展“春節團聚,暖心救助”專項行動,為流浪乞討人員建起一個溫暖的“家”。
“四級聯動”實現高效救助
據了解,合肥市民政局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制定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應急救助措施,實行局領導分片包保責任制,分12個督導組赴各縣(市)區現場督查指導工作;各縣(市)區民政部門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協調公安、城管等部門開展“拉網式”全面巡查;各鄉鎮(街道)對外開放54處臨時避寒點,“零門檻”、全天候為求助對象提供生活物資補給;各村(居)網格員主動參與街面巡查救助工作,落實流浪乞討人員發現報告制度。全市6家救助管理機構、18家定點醫院24小時值班,全天候接待求助人員。
2022年以來,合肥市民政系統共救助(救治)流浪乞討人員202人次,出動救助車輛150余臺次,發放救助(防疫)物資80余份,發放救助卡冊100余張,還實現入站前救助體檢排查、100%全員核酸檢測等。
“流浪地圖”助力精準救助
救助站的隊員自己買飯給他,最后勸說成功
“馬上要下大雪了,天氣會非常冷,而且,春節要到了,不如到救助站住幾天,安安心心過個年!”在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周俊多次苦口婆心勸說下,七旬老人劉某終于點了點頭。
入冬以來,像劉某這樣的流浪人員成為救助機構的重點關注對象。為確保他們安全過冬,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全面摸排形成“流浪地圖”,梳理出全市范圍內易出現流浪乞討人員位置13處,有固定區域的流浪人員17人,方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救助、救治和勸返服務。同時,加強街面巡查。在全市各轄區內組建7個救助小分隊,沿流浪乞討人員易出現點位、路線進行每日巡查;最低氣溫低于0℃及風雪極端天氣,還組織黨團員巡查突擊隊,深入街頭巷尾開展全市重點區域、重點人員巡查勸導和救助服務。
“一人一策”開展全面救助
“真的感謝你們,因為你們,我們才能在這么多年以后見到哥哥。”與親人失散十八年的王某因語言障礙無法正常溝通,近日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重回故鄉與家人團聚。
合肥市按照“無償救助、自愿救助”原則分類施策,采取“四個一批”,即勸導返鄉一批、聯系家屬接領一批、聯合屬地救助一批、安排醫療機構救治一批的策略開展救助。重點關注老人、婦女、未成年人、以及患病流浪乞討人員,實施“一人一策”救助方案。2021年初,全市共摸排出有固定區域的流浪人員82人;通過“四個一批”工作幫助人員返鄉、入院、救治,固定區域的流浪人員降至32人;入冬以來,通過開展“暖心救助”專項行動,將固定區域的流浪人員進一步降至17人,目前17人已全部入站接受救助,實現“全進站,零流浪”,為全省首創。
“濃情氛圍”推動暖心救助
為發動社會熱心人士參與救助,在市區重點區域投放了55塊“救助指引牌”,注明救助管理機構的地址、路線和聯系電話,著力形成全方位、無死角的良好救助氛圍。同時,為讓站內服務對象感受到新年的節日氛圍,市救助管理站在做好入站人員疫情篩查、常規體檢、梳洗清潔的基礎上,還擬于28日與入站的流浪人員“吃年飯”,共度歡樂新年。
合民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