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直以來,首善廬陽踐行為民初心,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主動作為,生動詮釋“首善”本色。未來,廬陽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施“民生優先”工程,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區和長三角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善之區。
錨定目標 “首善教育”品牌愈發閃亮
規劃班額36個、預計2023年9月投入使用,距離2022年春節還有十天左右,廬陽中學北校區改擴建項目即將開工建設的消息讓不少家長吃下一顆定心丸。
“首善教育”培育時代新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廬陽區始終把教育擺在突出位置,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首善教育。在全省率先探索集團化辦學;打破政策壁壘,創新拓寬入口,持續打造“人才高地”;實現智慧學校建設全覆蓋,南國花園小學信息化案例入選全國十大優秀案例……作為全省教育強區,廬陽區步穩行健,獨具特色的“首善教育”為全省教育發展豎起行業標桿。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廬陽區將多點發力,擦亮“首善教育”這塊金字招牌:深入推進名校倍增計劃,讓更多校園融入廬陽區19個教育集團;精心實施廬陽百年教育傳承行動,推動合肥一中回歸廬陽老城區辦學;新建中小學校6所、新增學位5160個,新增公辦園、托管民辦園不少于12所;2023年在全省率先創成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深化與上海黃浦區、蘇州姑蘇區等教育強區戰略合作,實施“百名教師交流學習計劃”,選派一批優秀青年教師到先發地區跟班學習。
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力度,引入社會公益機構開展個性化實踐活動,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教育改革帶來的紅利。
全力守護 健康廬陽做百姓的“醫”靠
與中科大附一院等組建11個城市醫聯體,建成6家社區醫院,獲評省級健康促進示范區;開創合肥緊密型醫聯體新模式,打造合肥市一院 — —大楊中心“一平臺四中心”(即緊密型醫聯體一站式服務平臺、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大楊分中心、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大楊分中心、產后康復中心大楊分中心、合肥 120 急救中心大楊分中心)。近年來,廬陽區大力實施“健康廬陽”行動,持續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投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質量。
如今,隨著醫聯體建設深入推進,廬陽區基層首診、雙向轉診、遠程診療等分級診療工作成效日益凸顯。與此同時,陸續完成三孝口、大楊鎮、亳州路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新址建設,以及三十崗衛生院、杏林中心等改擴建工作,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關鍵抓手,實現醫療衛生服務的“內外兼修”。為織密疫情防控網絡,廬陽區開發全員核酸檢測管理系統,在全省率先推廣電子健康碼預約掛號等多項服務“一碼通用”,為區屬9家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安裝了叫號系統,“健康廬陽”建設邁入新征程。
今年,廬陽區將繼續加快推進疫情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落實“人物同防”措施,嚴防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發生。組建區級疫防辦專職工作隊伍,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致力于為老百姓提供更有品質的健康服務,計劃啟動林店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和四里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建工程,力爭社區醫院建成率達 65%以上。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和分級診療,推動基層首診率達60%以上,讓轄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健康服務。
用情用心 為民辦事有力度有溫度
踏實為民辦事,切實為民解憂,這是首善廬陽的不懈追求。為提供更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在新的一年,廬陽區計劃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完善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新增公益性崗位 2700 個,新增城鎮就業2.7萬人。
老舊小區改造,讓幸福在百姓家門口“升級”。今年,廬陽區將實施33個老舊小區整治,加裝電梯不少于100部,并堅持“紅色物業”引領,著力提升老舊小區、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精細化水平。同時,落實全民參保計劃,開展“智慧養老”“鄰里互助”等社區治理項目,實施助老助殘家庭設施改造工程,新增為老服務場所不少于8000平方米。
新時代的志愿服務人人可為、事事可為、時時可為。近年來,廬陽區以志愿服務為抓手,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2021年9月,廬陽區“廬大姐”幫您忙志愿服務項目正式發布,成為搭建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優質橋梁;2022年1月起,這一項目又有了新動作 — —該項目便民志愿服務隊將于每月第二個星期日,在全區范圍內輪流開展“便民志愿服務日”活動。今年,廬陽區還將深化“街所聯動、聯防聯控”機制,推廣“廬州街坊”社區治理模式,放大“廬大姐” “廬小志”等志愿服務品牌效應,切實辦好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
曹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